近日,一場聚焦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線上研討會引發廣泛關注。銳捷網絡與黑龍江東方學院聯合舉辦“一云多用”主題研討會,全國20余個分會場的300余名教育界人士齊聚云端,共同探討云桌面平臺如何賦能教育場景創新。會上,銳捷網絡正式發布“高校一朵云2.0”解決方案,黑龍江東方學院則分享了該校通過云技術實現教學資源整合的實踐經驗。
傳統高校機房長期面臨資源分散、管理低效的困境。銳捷網絡提出的“一云多用”模式,通過構建統一的云桌面算力平臺,將CPU、內存、GPU等硬件資源池化,實現跨場景的靈活調度。該方案支持分時復用機制——上課時段優先保障教學需求,空閑時段則將算力分配給科研項目,顯著提升資源利用率。平臺還具備跨品牌GPU統一管理能力,通過異構融合技術降低AI訓練成本,滿足高算力場景需求。
在管理層面,分級分權機制確保不同院系資源獨立管控,避免操作沖突。數據統計功能可實時監測資源使用率、軟件應用排行等指標,為機房改造和設備采購提供量化依據。目前,該方案已覆蓋教學桌面、算力AI桌面、辦公桌面等十大場景。在專業機房中,GPU資源可按課程需求動態分配;遠程實訓場景下,學生能隨時接入專屬桌面延續實驗進度,有效解決資源錯配問題。
作為東北地區首所民辦高校,黑龍江東方學院在數字化轉型中走在前列。該校自2021年啟動項目制教學改革后,發現傳統機房存在算力不足、管理分散等瓶頸。2025年,學校正式啟動“全校一朵云”建設,整合47臺服務器和1100個VDI終端,構建起4688G可調度GPU的算力池,覆蓋17間專業機房。
該校網絡信息中心主任李兆祥介紹,云平臺實現了三大突破:一是打造泛在化學習環境,師生可通過云終端、網頁端或個人電腦隨時訪問專屬桌面,解決數據攜帶不便等問題;二是提升管理效能,大型考試環境部署時間從小時級壓縮至分鐘級,建設成本較傳統PC模式降低約20%;三是賦能教學科研,機電工程學院實現GPU按需調度,藝術設計學院構建“移動頂配畫室”,信息工程學院則為AI研究提供安全靈活的算力支持。
這場研討會不僅展示了技術落地的具體路徑,更揭示了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深層邏輯。當云計算真正融入教學場景,不僅打破了資源壁壘,更重構了教育生產關系。銳捷網絡與黑龍江東方學院的實踐表明,技術賦能教育的關鍵,在于精準匹配教學需求,讓數字化工具成為激發創新活力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