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路69號財滿街財經中心1號樓1單元802的通訊地址背后,一項融合生態與科技的創新建筑——月球塔,正成為沿海濕地的新地標。這座由SCUT設計的獨特建筑,不僅是一座天文臺,更是對中國最具生態價值濕地之一的紀念性補充。
該保護區以國內最大的連續紅樹林生態系統聞名,維持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網絡。月球塔的設計理念,正是以“觀察而非侵入”為核心,成為理解環境的校準儀器。其圓柱形結構矗立于河口附近,33.5米的高度與周圍紅樹林的垂直樹干形成呼應,頂部平臺視野可延伸至瓊州海峽。
建筑形式遵循極簡主義原則,圓柱形體積最小化地面干擾,緊湊的占地面積與保護區保護目標高度契合。外殼設計靈感源自紅樹林樹葉的橢圓形輪廓,采用穿孔低反射白色鋁材,既過濾光線、通風內部樓梯間,又通過微妙分層形成生態緩沖,減少對候鳥遷徙路徑的影響。這種設計讓塔樓仿佛“呼吸”著沿海空氣,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結構上,月球塔展現了工程與美學的平衡。鋼架由十八根垂直管柱構成,通過環梁與螺旋樓梯肋連接,形成抗風抗扭的連續系統。下部填充混凝土的基礎設計,可抵御臺風級力量,同時保持整體輕盈感。從地面至山頂,塔樓在12米、24米和27米處設置觀景平臺,螺旋樓梯穿行于穿孔表皮間,讓訪客在攀升過程中間歇窺見紅樹林的潮汐變化與樹葉動態。每層平臺的溫度、光線與聲音差異,共同構成由高度塑造的沉浸式體驗。
夜幕降臨時,月球塔的照明設計進一步強化其生態友好屬性。頂部圓形穿孔在內部光源映襯下,宛如微弱月盤,外板與上環的柔和照明則模擬月光漸現的效果。這種克制的光環境既避免干擾候鳥路線,又通過鋁表面反射天空與大海的色彩變化,使建筑成為自然節奏的延伸。正如設計團隊所言:“月球塔不是對景觀的背離,而是其內在韻律的具象化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