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近日在浙江桐鄉烏鎮拉開帷幕。本屆峰會以“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核心主題,通過一系列高規格活動與前沿展示,為全球互聯網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峰會焦點之一,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頒獎典禮備受矚目。6日揭曉的獲獎名單中,17個涵蓋大模型、智聯網、具身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的創新項目脫穎而出。評審委員會主席鄔賀銓院士指出,該獎項通過持續挖掘全球頂尖科技成果,不僅為技術突破樹立標桿,更推動科技向善與成果普惠,助力構建包容性數智生態。
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人工智能技術成為絕對主角。機器人與人類展開實時對戰、AI視頻平臺實現“一句話生成視頻”等互動體驗,生動展現技術落地的無限可能。本屆博覽會以“AI共生、智啟未來”為主題,吸引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家企業與機構參展,搭建起跨行業技術交流的橋梁。
峰會期間,一場聚焦人工智能發展的高端對話引發廣泛關注。7日下午,“六小龍烏鎮對話”匯聚宇樹科技、強腦科技等六家科技企業負責人,圍繞技術突破與產業應用展開深度探討。深度求索資深研究員陳德里提出,當核心技術跨越臨界點后,將迎來指數級增長。與會者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發展需兼顧創新與安全,技術突破與監管協同缺一不可。
除主論壇外,峰會還圍繞數字經濟、數據治理等議題舉辦24場分論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前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將大會比作“思想孵化器”,認為這里匯聚的多元觀點正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同期舉行的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周年理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強調,該理念為破解數字鴻溝、實現普惠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國際電信聯盟前秘書長趙厚麟在發言中呼吁,各國應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將“數字天塹”轉化為“數字通途”。他特別指出,中國近年來通過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平臺,為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了重要智慧,未來需持續推動技術共享與規則共建,讓數字化紅利惠及更多發展中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