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近日宣布,2026年將實施天舟十號貨運飛船、神舟二十二號與二十三號載人飛船、夢舟一號飛行器等四次重大航天任務。為廣泛凝聚社會創意,即日起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年度飛行任務標識設計方案,自然人、法人及各類組織均可參與設計投稿。
根據征集公告,本次設計內容涵蓋四項任務的標識方案及創意說明。其中神舟二十二號、二十三號均為載人飛行任務,天舟十號執行貨運補給任務,夢舟一號作為新型飛行器將開展專項試驗。所有設計方案需通過圖像處理軟件制作電子版,設計尺寸為120mm×120mm的正方形圖案,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色彩模式采用RGB,提交格式限定為JPG或PNG,最終入選作品須提供PSD或AI格式源文件。
標識設計需著重體現三大要素:一是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航天科技特征的融合,二是準確反映各次任務的技術特點與使命目標,三是保持與歷次任務標識的視覺連貫性。設計者可登陸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查詢往期任務標識作為參考。評審標準強調科技感與藝術性的統一,同時要求圖案具備高辨識度和傳播性。
征集活動設置五道評審環節:自公告發布日起至2025年12月15日12時為作品征集期;隨后組織專家進行初審,每項任務篩選不超過10個入圍方案;入圍作品將在官網開展7天公眾投票;最終評審由航天技術、藝術設計、文化傳播等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團,綜合專業意見與投票結果確定每項任務唯一采用方案;最終結果將通過官方渠道正式發布。
在標識征集活動啟動前夜,中國航天再傳捷報。10月31日23時44分,搭載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飛船乘組由航天員張陸、武飛、張洪章組成,將開展為期約六個月的太空駐留任務,重點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驗證。
次日零時05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宣布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標志著我國2025年度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完美收官,同時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六次載人飛行任務。自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累計完成37次發射任務,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總飛行次數達604次,神舟飛船系列完成21次飛行。
截至本次任務完成,我國已有28位航天員共計44人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神舟二十一號乘組進駐空間站后,將與地面科研團隊密切協作,持續推進微重力物理、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等領域的實驗研究,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積累寶貴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