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點火升空。此次發射標志著我國2025年度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收官,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順利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開啟了中國航天史上第七次“太空會師”的壯麗篇章。
北京時間凌晨4時58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二十號乘組打開空間站艙門,迎接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的到來。兩名指令長繼三年前首次“太空會師”后,再度于“天宮”相聚。兩個乘組共同拍攝“全家福”,向全國人民傳遞平安訊息。未來五天,六名航天員將在空間站共同工作生活,完成多項既定任務。
作為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六次載人飛行任務,本次任務凝聚了眾多河南航天企業的技術力量。中國航天科工河南航天為飛船熱控分系統提供了自鎖閥、溫控閥等關鍵產品,確保艙內溫度精準調節,為航天員創造舒適環境。其研發的電磁拖動機構在飛船與空間站對接時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克服氣流等外力實現物理連接,保障系統穩定運行。檢測團隊嚴格遵循“零缺陷”標準,確保每個數據可追溯、每次驗證無遺漏。
鄭州航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近30個系列、40余種規格的配套產品,覆蓋發射校準、對接、艙內保障及出艙作業全鏈條。發射階段,垂直度調整設備實時監測火箭姿態,為起飛提供“體檢”數據;對接時,艙外連接器構建“太空信息走廊”;出艙作業中,艙外服背包電纜構成“生命通道”,抵御太空輻射并傳輸生命保障信號。艙內電連接器與電纜組成神經網絡,確保實驗數據與指令精準流轉。
交會對接環節被譽為“太空穿針”,中國電科二十七所及中電科新防務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激光雷達在此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該設備可在復雜空間環境下遠距離捕獲并穩定跟蹤目標,實現毫厘級精準對接。其連續波高精度測量系統作為發射場測控主干設備,為地面控制中心提供火箭飛行狀態的實時數據,成為任務決策的關鍵支撐。
中國電科二十二所載人航天搜救回收技術團隊構建了陸、海、空多域協同的搜救定位體系,成為著陸場系統建設的核心力量。同時,電波環境信息保障團隊通過加密觀測提供高精度電波數據,為任務系統可靠運行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