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手機行業迎來一則重磅消息:真我(realme)宣布與知名相機品牌理光達成影像戰略合作,并將在10月21日發布的新機真我GT8 Pro上首發搭載“理光GR”影像系統。這一動作被視為真我在手機影像領域的一次重要布局,也引發了市場對手機廠商與相機品牌聯名現象的關注。
事實上,真我與理光的合作并非首次。早在2021年,真我GT大師探索版就曾推出與理光GR團隊合作的“街頭攝影模式”,為后續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礎。彼時,手機廠商與相機品牌的聯名尚屬新鮮事物,市場上僅有華為與徠卡、vivo與蔡司等少數案例。真我此次與理光的合作,不僅早于OPPO與哈蘇的聯名,也先于小米接棒華為與徠卡的合作,顯示出其在影像領域的前瞻性。
真我副總裁徐起在個人微博上透露,此次合作是雙方四年深度共創的成果。從產品層面看,這無疑是一次技術上的深度融合與提升。然而,從市場格局來看,蔡司、哈蘇、徠卡等頭部相機品牌已被主流手機廠商瓜分,影像聯名賽道已趨近飽和。真我此時入局,被業內視為趕上了手機影像聯名的“末班車”。
手機廠商為何如此熱衷于影像聯名?從消費者需求來看,影像功能已成為用戶選擇手機的核心考量之一。隨著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普及,用戶對拍照和錄像的需求日益增長,高質量的影像能直接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例如,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員工溫先生在2024年購買了小米14 Ultra,盡管價格比同內存規格的標準版高出近1500元,但他認為聯名影像手機帶來的拍照效果和日常使用體驗值得溢價。他的同事在體驗后,也換掉了舊手機,購買了vivo與蔡司的合作款,并在朋友圈分享聯名水印照片,稱“v治百病”。
從品牌戰略來看,影像技術的突破有助于手機廠商在高端市場樹立差異化優勢。以華米OV為代表的頭部玩家中,僅有榮耀尚未直接參與相機聯名,其前任CEO趙明曾點評稱“聯名單純一個噱頭”。而其余四家均通過聯名合作設計“超大杯”影像旗艦機型,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費者。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分析稱,優秀的影像表現能增強用戶對產品價值的認可,尤其在社交分享、日常記錄等場景中,高質量的成像效果會讓用戶更傾向于選擇該品牌,長期下來有助于形成品牌口碑。
對于真我而言,聯名理光不僅是為了沖擊高端市場,更是為了在整體手機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根據市場數據,真我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1.3%,與頭部品牌存在斷崖式差距。在全球市場,真我2024年的出貨量約為4860萬部,市場份額4%,已跌至全球第九。盡管真我在部分地區如孟加拉國、拉美、巴西等市場表現亮眼,但在核心地區滲透率不足,品牌始終徘徊在行業頭部之外。
聯名影像并非手機廠商的唯一選擇。華為在與徠卡結束合作后,推出了自有影像品牌XMAGE;榮耀則自研了“大王影像”和2億像素夜神潛望長焦等影像賣點。相比之下,真我的品牌力及技術資源可能不及這些自研大廠。因此,聯名頭部相機品牌對于真我而言,似乎是一個相對討巧的捷徑——既能獲得技術支撐,又能借助理光的品牌背書提升市場競爭力。
然而,聯名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近期,vivo與OPPO在新機發布時推出了配套的手機影像套件,包含增距鏡外設;榮耀影像工程師羅巍則在微博上曬出演唱會實拍圖,宣傳自家暗光長焦能力的同時疑似嘲諷友商產品。各家手機影像對決升溫的趨勢已無法逆轉,真我希望通過加碼影像求變、破局,但眼前只有“與自研大廠”對決和“與聯名巨頭”對決兩個選項,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將面臨激烈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