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落幕的第76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池州企業星移聯信正式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IAF)頒發的會員證書,標志著其技術實力獲得國際航天領域權威認可。作為池州“平天星座”計劃的核心研發單位,星移聯信此次入會不僅提升了企業國際影響力,更為“平天星座”首顆衛星“池州一號”的研制注入強勁動力。目前,該衛星已進入關鍵技術攻關階段,預計2026年搭載星河動力研制的火箭升空。
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成立于1951年,總部設于法國巴黎,是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指定的技術咨詢機構。該組織目前擁有來自81個國家的563家會員單位,涵蓋航天機構、科研院所、企業等八大領域,其主辦的國際宇航大會(IAC)因規模宏大、影響力深遠,被業界譽為“全球航天領域學術盛會”。星移聯信董事長彭媛媛透露,企業通過IAF嚴格的技術成果評審與多輪資質審核,最終憑借在手機直連衛星基站、物聯網基站及高效路由產品等領域的創新突破,成為正式會員。
“IAF評審高度關注技術創新性與工程應用能力。”彭媛媛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手機直連衛星基站和窄帶物聯網基站已通過地面驗證與在軌測試,可兼容國際通用標準體系協議,在衛星互聯網建設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基于異構高效理念設計的池州“平天星座”計劃即將啟動組網部署前期工作,其中“池州一號”衛星作為首顆技術驗證星,已完成關鍵載荷的地面性能測試與環境適應性試驗,衛星總體進入投產階段。
在星移聯信衛星通信載荷池州智造工廠內,自動化生產線已完成設備安裝與調試,具備年產100臺星載基站的量產能力。作為“平天星座”首星,“池州一號”搭載的智能算力載荷可像“太空計算機”般處理海量數據,為安徽低空經濟監管、電網巡檢等場景提供實時分析。目前,該衛星正樣模型已陳列于工廠,其“通感算一體化”核心設計深度融合通信、遙感及數據處理功能,計劃發射入軌后同步開展載荷功能驗證,并圍繞森林防火監測、地質災害預警等場景啟動本地化應用試點。
與此同時,距離智造工廠不遠的星河動力池州基地傳來捷報——“智神星一號”液體運載火箭二子級動力系統試車近日順利完成,計劃2025年底執行首飛任務。作為池州商業航天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星河動力與星移聯信等16家企業共同構建了覆蓋火箭制造、衛星載荷研發、航天材料供應的完整產業生態。江南航天城正逐步成為長三角地區商業航天產業的高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