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車行業面臨深度變革的當下,智能化轉型已成為企業破局的核心路徑。10月13日至14日,北京昌平福田康明斯園區內,第三屆制造技術節以一場科技盛宴展現了"人工智能+制造"的生動實踐——人形機器人精準完成物料分揀,四足機器狗穿梭于復雜產線執行巡檢任務,智能視覺系統以毫秒級響應實現質量檢測,勾勒出未來工廠的雛形。
本屆技術節的核心成果"未來工位"引發行業關注。這一智能生產單元深度融合了多項前沿技術:通過AR投影與智能料燈的協同指引,操作人員可在多品類混線生產中實現螺栓取放、擰緊的全流程防錯;搭載高清攝像頭與熱成像模塊的四足機器狗,能夠自主完成狹小空間內的設備巡檢與異常預警;而具備柔性抓取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則通過多工位協同大幅提升了物料分揀效率。據技術人員介紹,視覺識別系統已實現質量檢測的毫秒級響應,錯誤識別準確率較傳統方式提升40%以上。
從自動化設備升級到無人化運行,從"燈塔工廠"建設到卓越級智能工廠的落地,福田康明斯的轉型路徑清晰可見。公司負責人透露,今年是其"AI+制造"戰略的突破年,通過將深度學習算法嵌入生產核心環節,不僅優化了工藝參數控制,更推動了制造模式向精準化、柔性化演進。值得關注的是,其自主研發的"燈塔"智造體系已實現海外工廠的標準化復制,帶動供應鏈伙伴共同完成數字化升級。
技術節期間設置的專題展區成為創新思想的交匯點。數字化產線沙盤直觀呈現了智能調度系統的運作邏輯,能碳管理平臺實時監測著生產全流程的能耗數據,而供應鏈協同系統則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從原料入庫到成品出庫的全鏈條追溯。參會企業代表在互動體驗區親身體驗了AR輔助裝配、語音指令控制等創新應用,現場達成的多項技術合作意向為行業生態注入新動能。
這場持續兩天的技術盛會,通過實景展示、案例分享與深度對話,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本。當機器狗的巡檢軌跡與機器人的抓取動作形成精密配合,當視覺系統的毫秒級判斷與AR指引的光影完美重疊,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制造新時代正加速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