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OpenAI近期在算力布局上動作頻頻,接連與多家芯片巨頭達成戰略合作,為其AI技術研發提供堅實算力支撐。最新消息顯示,OpenAI與定制ASIC(專用集成電路)廠商博通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開發10吉瓦規模的定制AI加速器,并計劃從2026年下半年開始部署相關系統,預計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工作。受此利好消息推動,博通股價在交易時段一度漲幅超過10%。
根據合作協議,OpenAI將主導加速器和系統的設計工作,博通則負責具體的開發、生產及部署環節。雙方共同構建的系統將整合博通的加速器與以太網解決方案,所有機架均采用博通提供的網絡連接技術進行擴展。這些設備將部署在OpenAI及其合作伙伴的數據中心內,形成新一代AI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博通方面強調,這種定制加速器與橫向、縱向擴展的網絡解決方案相結合,能夠顯著優化成本與性能表現。
此次合作并非博通與OpenAI的首次交集。早在9月初,博通首席執行官陳福陽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就曾透露,上季度獲得了一位重要新客戶超過100億美元的AI芯片訂單,并預測2026財年AI業務收入將因此大幅提升。當時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位神秘客戶正是OpenAI。隨著本次合作協議的正式公布,博通的定制ASIC客戶陣營進一步擴大,此前其已知客戶包括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頭。
在芯片供應領域,OpenAI正采取多元化戰略。本月早些時候,該公司剛與GPU(圖形處理器)廠商AMD達成協議,將根據多年期合作框架部署6吉瓦容量的AMD GPU。更早前的9月,OpenAI還與英偉達簽署合作協議,后者計劃協助其構建至少10吉瓦規模的AI數據中心,涉及數百萬塊GPU的部署。這三項合作累計涉及的算力規模高達26吉瓦,標志著OpenAI在算力資源獲取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OpenAI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指出,通過自主研發芯片,公司能夠將前沿模型開發過程中積累的知識直接融入硬件設計,從而釋放出新的智能潛力。這種垂直整合模式使OpenAI區別于單純依賴通用GPU的競爭對手,為其在AI芯片領域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值得注意的是,博通作為ASIC陣營的代表企業,此次與OpenAI的合作意味著后者在芯片采購上不再局限于英偉達、AMD等GPU供應商。
在資本運作層面,OpenAI也展現出獨特的戰略眼光。與AMD的合作協議中包含最高1.6億股AMD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行權價格僅為每股0.01美元。而英偉達方面則計劃向OpenAI進行最高1000億美元的投資,隨著芯片部署規模的擴大,這筆注資將逐步到位,同時使OpenAI能夠以優惠價格獲得AMD的股權。為確保存儲性能,OpenAI近期還與三星、SK海力士等存儲芯片廠商建立合作關系,重點保障HBM(高帶寬存儲)的穩定供應。
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在近期訪談中坦言,公司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巨額投入是一場"一生一次"的戰略豪賭。他表示,構建功能強大的AI系統需要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和基礎研究等多個維度投入海量資源,而基礎設施正是他當前投入精力最多的領域。這種全方位的布局,反映出OpenAI在追求AI技術突破過程中的堅定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