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溫天氣進入尾聲,杭州人翹首以盼的秋天正悄然臨近。在這場季節更迭中,西湖龍井茶樹已提前感受到秋的氣息,茶農們正忙著為茶樹貼上“秋膘”,為來年春天的鮮爽滋味積蓄能量。
在轉塘街道龍塢的茶園里,無人機正成為施肥的新寵。這些空中“搬運工”吊著菜籽餅,在茶園上空穿梭。“以前靠人力搬運,一畝地800斤菜籽餅要搬三個多小時,現在無人機半小時就搞定了。”龍門坎村村民葛逸新感慨道。提供無人機服務的飛手譚國華介紹,單次最多能運130斤菜籽餅,兩三分鐘就能往返一次,單日最高運輸量達7.5噸,目前已為百余戶村民提供服務。
轉塘街道對無人機飛防的支持也在不斷升級。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優化飛行軌跡追蹤、明確農藥噴灑劑量等措施,飛防實效得到進一步提升。這種科技賦能的施肥方式,讓茶農們省時又省力。
而在西湖景區龍井村,傳統的騾子運輸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這里坡度陡峭、山勢復雜的環境,讓無人機難以施展拳腳。“從爺爺那輩開始,施肥都是靠人挑,100斤菜籽餅要挑一整天。”龍井村“茶三代”王文博回憶道。如今,四頭騾子組成的運輸隊成了茶園里的主力軍,兩人一隊就能完成肥料搬運工作。
龍井村工作人員介紹,秋季是茶樹根系生長的高峰期,也是施基肥的最佳時機。每畝500斤、總計約165.5噸的菜籽餅已陸續發放到村民手中。這種油菜籽榨油后的副產物,經過加工成為優質有機肥,富含氮素,既能提升茶葉品質,又能改良土壤。
除了施肥,茶農們還要在10月底進行茶樹打頂修剪,并采摘制作“小陽春茶”。西湖區農業農村局今年預計向轉塘十余個涉茶村社發放1183噸菜籽餅有機肥,還通過免費安裝天敵友好型殺蟲燈、開展無人機植保飛防等措施,推進全域生態茶園建設。目前,轉塘街道已安裝526盞殺蟲燈和7臺蟲情測報燈,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58%,茶園生態化水平顯著提升。
等到秋季茶事結束,11月茶園將正式封園,靜待來年春茶季的熱鬧景象。這場季節的交替,不僅帶來了氣候的變化,更孕育著新一年茶香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