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企業還在用AI優化現有流程時,一批被稱為“AI原生”的初創企業正以全新姿態重構商業邏輯——它們從誕生起就圍繞AI搭建組織架構,其資金流向直接指向這個時代最具實用價值的AI產品。a16z與Mercury聯合調研超20萬家初創企業后發現,2025年6月至8月期間,50家AI應用層公司通過真金白銀的支出,勾勒出一幅清晰的AI工具消費圖譜。
OpenAI與Anthropic占據支出榜前兩位并不意外。前者憑借ChatGPT成為全球認知度最高的AI工具,后者則以30萬企業客戶基數和單客戶超10萬美元的年收入證明商業價值——其大客戶數量在一年內激增7倍。但真正打破認知的是第三名Replit:這款AI驅動的開發工具能讓非技術人員通過自然語言構建完整應用,其企業級解決方案內置數據庫、安全系統和自主運行能力,收入達到同類消費級工具Lovable的15倍。這種“企業市場黑馬”現象,折射出初創公司對完整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
創意工具的爆發式增長構成榜單最大亮點。Freepik、ElevenLabs等10家企業占據垂直領域四分之一席位,Canva、Midjourney等熟悉的名字背后,是AI對設計行業的徹底顛覆。當市場人員用Canva制作專業海報、運營團隊通過AI生成營銷素材時,專業技能正從少數人手中解放為全民能力。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AI領域融資達1004億美元,其中69%流向AI相關企業,資本用腳投票證明了這條賽道的確定性。
會議場景成為AI工具的另一大戰場。排名第7的Fyxer不僅能記錄會議,還能自動生成郵件草稿;第26名的Cluely更實現會議實時反饋功能。這類工具解決的核心痛點在于:當遠程辦公成為常態,初創公司員工每天要處理數場跨國會議,AI助手將會議記錄、任務分配等流程自動化后,團隊得以將精力聚焦于戰略決策。類似場景延伸至客服(Lorikeet)、銷售(Instantly)等領域,AI正在替代80%的常規崗位工作。
編程工具領域的變革更具顛覆性。除Replit外,Cursor、Magic等企業通過強化型代碼編輯器重新定義開發流程,整個賽道融資額超22億美元。國內市場同樣涌現出新言意碼等AI編程企業,其在2025年初完成的兩輪融資中,獲得高瓴創投、IDG資本等知名機構8000萬美元投資,證明中國創業者對技術趨勢的敏銳捕捉。當產品經理、運營人員開始用AI工具快速搭建原型時,專業技能的邊界正在被徹底打破。
橫向應用與垂直工具的界限日益模糊。Notion、Manus等企業將大語言模型深度整合至工作場景,用戶根據具體需求在不同工具間切換:有人用OpenAI寫代碼、用Anthropic分析文檔、用Perplexity做研究。這種“工具組合拳”現象背后,是AI將專業技能轉化為通用能力的本質——當AI編程工具從開發者專屬變為全員可用,當創意工具從設計師專利變為市場人員標配,生產力革命已進入深水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