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名為蒂莉·諾伍德的虛擬演員引發影視行業熱議。這位由英國制作公司Particle 6開發的AI角色,通過荷蘭制片人艾琳·范德維爾登的創意團隊打造,自今年5月開通社交媒體賬號以來,已積累4萬余名粉絲。盡管其形象精致、風格鮮明,但這位看似新晉的演藝圈新人,實則完全由計算機算法生成。
在9月底舉辦的蘇黎世電影節上,范德維爾登透露已有經紀公司計劃與諾伍德簽約,并預言"未來數月將見證行業重大變革"。這一消息隨即引發連鎖反應,美國演員工會于10月2日發布聲明,強烈反對影視作品過度依賴AI生成角色。聲明指出,諾伍德的創作過程涉嫌未經授權使用大量真實演員的表演數據,這種"技術剝削"不僅威脅從業者生計,更可能削弱觀眾對影視作品的情感共鳴。
據內部人士透露,美國演員工會正聯合編劇工會推動行業改革,擬制定新規要求制片方:嚴格限制AI技術在影視創作中的使用比例;任何涉及AI生成的內容必須提前向演員、編劇等主創人員披露;所有AI應用方案需經工會協商并獲得許可后方可實施。這些措施旨在防止技術濫用導致人類藝術價值被稀釋。
面對行業質疑,范德維爾登堅持認為諾伍德代表"數字時代的藝術創新"。她強調該角色并非要取代真人演員,而是通過技術手段拓展創作邊界。"圍繞諾伍德的爭議本身,就證明了這種藝術形式具有引發深度思考的價值。"這位制片人如此表示。
影視圈資深人士對此持不同看法。英國演員艾米麗·布朗特在近期播客節目中直言,AI演員的興起可能切斷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的情感紐帶。"當觀眾知道屏幕上的角色是算法生成的產物,那些需要真實人生體驗才能傳遞的細膩情感,該如何通過0和1的組合來呈現?"這位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女演員表達了對行業未來的擔憂。
目前,這場關于AI與演藝行業關系的討論仍在持續。隨著技術公司不斷突破創作邊界,傳統影視從業者正通過工會組織積極爭取權益保障。這場技術革新與傳統藝術的碰撞,或將深刻改變未來影視作品的創作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