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如同一張無形的消費券,激活著經濟脈搏。”經濟學家這樣評價假期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今年的國慶與中秋雙節疊加,八天長假不僅催生了數億人次的出行熱潮,更成為觀察中國“假期經濟”的重要窗口。在這場消費盛宴中,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而高德推出的“掃街榜”成為這場變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新變量。
作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戰略的重要一環,高德在國慶前夕高調推出“掃街榜”,并同步試點淘寶閃購到店團購業務。這個黃金周不僅是對新老玩家到店業務能力的首次大考,更可能成為決定未來競爭格局的關鍵轉折點。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上線僅23天的“掃街榜”去重用戶已突破4億,同時帶動高德App日活躍用戶數(DAU)在10月1日創下3.6億的歷史新高。
這個成績在互聯網產品發展史上堪稱驚人。對比其他知名產品:微信用戶破億耗時約433天,抖音用了約9個月,ChatGPT則用了2個月,而“掃街榜”僅用23天就刷新了用戶破億的紀錄。這一數據背后,折射出的是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對真實、高效決策工具的迫切需求。
“掃街榜”的崛起,源于其對“真實”的極致追求。與傳統榜單依賴用戶生成內容(UGC)和人工運營不同,高德構建了一套基于用戶真實行為的評價體系。導航到店人數、復購率、專程前往比例、人群覆蓋寬度四大核心指標,配合芝麻信用體系,形成了一套“行為+信用”的雙重驗證機制。這種設計從根本上杜絕了刷分、刷好評等亂象,讓真正優質的商家脫穎而出。
在全國top100掃街榜單中,排名首位的并非一線城市的網紅餐廳,而是廣西北海一家名為“越鄉小廚”的海鮮館。這家由15歲學廚的白手起家老板經營的店鋪,在高德上綜合評分達4.9分,店鋪收藏量超過1.5萬次,其中800多條評價來自導航或現場用戶。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南京,李記清真館、南京大排檔等本地特色餐館憑借真實口碑上榜,成為游客體驗當地美食的首選。
對于商家而言,“掃街榜”帶來的不僅是流量,更是可持續的生意增長。鎮江東北開心飯莊老板開祥榮發現,自登上當地掃街榜東北菜第一名后,近三成顧客是專程通過高德導航前來。數據顯示,國慶期間,煙火小店流量增長300%,本地生活餐飲行業訂單量增長150%,為線下服務業帶來數千萬客流。這種增長模式打破了傳統依賴高成本導流的短期行為,轉向依靠菜品、服務和口碑的長期競爭。
高德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榜單設計上,更在于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本地生活生態。在用戶端,高德整合了“城市指南”“釣魚地圖”“假期廁略”等隱藏功能,提供從路線規劃到特色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在商家端,高德推出“煙火好店支持計劃”,投入超10億元補貼,免除全國餐飲商家一年入駐年費,并提供流量補貼、專屬客服和智能收銀等數字化服務。
這種生態協同的背后,是高德系統化創新能力的支撐。作為擁有10億用戶規模的地圖應用,高德正從導航工具轉型為線下生活服務的超級入口。目前,高德App已形成“掃街榜”與DAU的正向循環,同時淘寶閃購團購業務在淘寶、支付寶、高德三端上線,構建起“發現-決策-交易-評價”的完整閉環。
AI技術的應用是高德創新的另一大亮點。今年8月,高德推出全球首個基于地圖的AI原生智能體“小高老師”,9月又在掃街榜信用評價體系中引入AI能力,有效提升虛假信息識別效率。國慶當天,“小高老師”調用量突破26億次,推薦餐廳、景點等生活服務點位超9200萬個,展現了AI在本地生活場景中的巨大潛力。
這場由“掃街榜”引發的變革,正在重塑本地生活服務的競爭規則。當其他玩家還在依賴流量暗戰時,高德選擇用真實和生態協同打開新局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這個新物種不僅驗證了自身的爆發力,更讓市場看到:在本地生活領域,創新與真誠永遠是打破僵局的關鍵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