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擎云近日推出了一支主題為《讓安心觸手可及》的TVC視頻,通過一個煤礦安全員家庭的溫馨日常,展現了科技如何改變高危行業的工作模式。視頻中,一位煤礦安全員父親在為孩子讀完《地心歷險記》后前往礦井工作,孩子則安心入睡。這一場景不僅傳遞了家庭溫情,更暗示了煤礦行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安全與效率的雙重提升。
傳統煤礦作業因高強度、高風險著稱,但視頻中的安全員卻能從容切換家庭與工作角色,這背后離不開華為擎云為礦井量身打造的智能設備。以礦安表為例,這款被稱為“安全保鏢”的設備,專為井下環境設計,其電池通過煤安改造,獲得礦用設備安全認證,即使在瓦斯濃度高、粉塵彌漫的井下也能穩定運行。它不僅能實時監測礦工的心率、血氧和體溫,還能在異常時向地面調度室發送預警。例如,當礦工長時間彎腰檢修導致心率飆升,或井下缺氧引發血氧下降時,調度室會立即收到通知,避免過度勞累或健康風險。
更關鍵的是,礦安表具備緊急救援功能。若礦工在狹窄巷道摔倒或感到不適,只需按下SOS鍵,救援信息會瞬間傳至調度室,包括位置、身份及生命體征數據。這一功能將救援響應時間從十幾分鐘縮短至一秒,為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對管理者而言,調度大屏上的實時數據能清晰顯示各區域礦工狀態;對礦工來說,手腕上的設備仿佛地面有人在時刻守護,心理安全感大幅提升。
另一款礦井利器是擎云智慧能源-礦務通手機,它被稱為“井下通”,專為惡劣環境打造。手機通過本安煤安改造,外殼堅固耐用,即使磕碰也不會成為安全隱患。過去,井下通信是難題,深巷中信號微弱,對講機效果差,而礦務通適配井下4G/5G私有網絡,實現清晰通話,仿佛在礦井中建了一條“信號高速路”。
井下環境潮濕多塵,采煤面淋水、煤塵飛揚是常態,但礦務通手機具備IP69級防水防塵能力,即使掉入水中或被高壓水槍沖洗也能正常使用。其電池經過優化,續航長達8小時,滿足一班工作需求,避免因關機導致聯系中斷。礦務通還打通了井下與地面的信息通道。過去設備故障需人工匯報或等待巡檢,現在通過手機拍照上傳位置和故障照片,地面工程師即可遠程指導維修,極大提升了效率。
華為擎云的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煤礦作業的安全性與效率,更讓科技融入人文關懷。在TVC中,《地心歷險記》的故事與現實礦井場景交織,象征著技術如何幫助安全員在家庭與工作中自由切換。礦安表的實時預警如同“隱形守護網”,礦務通的清晰通話則搭建了“牽掛橋梁”,讓科技不僅是生產工具,更成為傳遞關愛、見證付出的力量。在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中,華為擎云的探索為行業進步提供了新方向:技術突破需與人文關懷結合,讓“主動安全”成為共識,讓數百萬煤炭工人的平安觸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