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meta近日在機器人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將人形機器人研發提升至與增強現實(AR)技術同等重要的戰略層級。據內部人士透露,該項目內部代號"metabot",未來數年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標志著這家社交媒體公司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
在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的直接推動下,meta今年初組建了跨學科研發團隊,專門攻克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技術。與行業普遍聚焦硬件開發的路徑不同,meta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指出,制約機器人發展的核心障礙在于軟件系統,特別是涉及精細操作的智能控制技術。
博斯沃思以日常場景舉例說明技術難點:當前機器人雖能完成行走、跳躍甚至后空翻等動作,但在執行拿起水杯這類需要精確力度控制的任務時,仍存在高達30%的失敗率。這類"靈巧操作"需要機器人具備類人的觸覺反饋和力量調節能力,而現有傳感器技術尚無法滿足需求。
針對這一技術瓶頸,meta制定了獨特的開放平臺戰略。公司明確表示不會涉足硬件制造領域,而是致力于開發通用型機器人操作系統。該系統將采用類似安卓的授權模式,允許第三方廠商生產符合技術標準的機器人硬件,通過軟件授權構建產業生態。
在技術實現路徑上,meta新成立的超級智能AI實驗室將與機器人團隊深度協作,重點構建"世界模型"系統。這個虛擬仿真環境能夠模擬物理世界的力學規律,幫助機器人通過數字孿生技術預演復雜操作,從而提升現實場景中的執行精度。
對于特斯拉采用的純視覺驅動方案,博斯沃思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機器人訓練所需的數據復雜度遠超自動駕駛,單純依賴攝像頭數據難以實現可靠的物理交互。這解釋了meta選擇自主研發基礎模型的原因,通過多模態感知技術提升環境理解能力。
人才儲備方面,meta組建了豪華的技術陣容。項目由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前首席執行官馬克·惠頓領銜,麻省理工學院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金相培教授的加盟尤為引人注目。這位被業界譽為"機器人技術先驅"的學者,在仿生機器人領域有二十余年研究經驗。
團隊核心成員還包括多位在meta服務超過十年的資深工程師,他們在計算機視覺、運動控制等領域積累了深厚技術底蘊。這種老中青結合的團隊結構,為項目提供了從基礎研究到工程落地的完整能力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