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2025創作者大會上,生態策略負責人賈貝貝圍繞內容生態的優化與創作者發展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他指出,隨著平臺流量趨于穩定,不同階段創作者的需求差異日益凸顯——頭部創作者受益于穩定的流量分配,但新創作者的成長空間卻面臨壓縮。這一現象并非抖音獨有,而是所有成熟內容平臺共同面臨的挑戰。
多位MCN機構負責人及創作者向媒體透露,算法推薦機制下內容生產的焦慮感正在加劇。用戶接觸的信息日益碎片化,導致創作者打造爆款的難度顯著提升。當平臺流量增長進入平臺期,如何平衡新老創作者的資源分配成為關鍵命題。抖音的解決方案聚焦于重構優質內容的定義標準,試圖通過更科學的分發機制破解這一難題。
傳統內容平臺的運營模式曾嚴重依賴編輯主觀判斷,這種"精英篩選"機制導致兩個極端:少量內容獲得過度曝光,而大量用戶需求長期被忽視。算法推薦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限,但新的問題隨之產生——機器僅能通過點贊、轉發等數據指標判斷內容質量,無法真正理解內容的深層價值。例如物理科普等垂直領域,專業性強但受眾面窄的優質內容往往被算法忽略。
抖音提出的創新方案引入了"專業用戶共治"概念。賈貝貝解釋稱,平臺通過識別各領域行家用戶的互動行為,構建新的優質內容評估體系。以天文科普為例,當具備專業知識的用戶對某條視頻進行深度互動時,系統會賦予該內容更高權重。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1億用戶通過這種行為參與內容篩選,覆蓋游戲、二次元、人文社科等17個垂直領域。
平臺公布的數據印證了改革成效:過去一年優質內容播放量增長160%,播放時長提升220%,是普通內容的17倍。創作者流量穩定性同比提高15.9%,17個垂直領域的優質內容播放時長實現翻倍增長。這些變化不僅體現在數據層面,更深刻改變了內容生產生態。
在垂直領域扶持方面,抖音的運營策略正在發生質變。階梯計劃負責人曹銳透露,平臺通過調研發現,創作者普遍面臨資源獲取難題。為此,運營團隊去年協助十余位科普創作者獲得中國天眼實地拍攝機會,并促成兩位創作者與世界頂級科學家對話。今年平臺計劃將這種資源對接模式標準化,通過規?;\作幫助更多創作者突破瓶頸。
從運營支持到算法優化,從資源對接到產品創新,抖音正在構建全方位的創作者賦能體系。這些舉措傳遞出明確信號:平臺希望通過系統性改革,在流量紅利消退的背景下,為創作者開辟新的增長空間。當專業判斷與算法推薦形成合力,內容生態的進化或許正在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