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一場跨越語言障礙的科技盛宴吸引了全球目光。在9月17日的活動現場,訊飛同傳系統以多語種實時翻譯技術,將中文、英語、泰語、越南語、緬甸語、馬來語、印尼語等七種語言同步呈現在大屏幕上,實現了跨國交流的無縫銜接。
當日下午的科大訊飛技術應用發布暨東盟生態合作伙伴會上,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成果正式亮相——星火東盟多語言大模型底座。該系統基于全棧國產化軟硬件構建,成為首個完全自主可控的東盟多語言通用模型平臺,標志著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主權邁出關鍵一步。
據技術團隊介紹,星火多語言大模型通過專項訓練顯著提升了東盟十國語言的處理能力,覆蓋馬來語、印尼語、泰語、越南語、菲律賓語、緬甸語、高棉語、老撾語、泰米爾語及爪哇語。其核心功能涵蓋語言理解、機器翻譯、知識問答、文本生成、數學計算及常識推理六大模塊,在模型參數規模縮減一個數量級的情況下,綜合性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針對東盟市場多元化需求,科大訊飛同步推出四類定制化解決方案:面向跨國企業的訊飛翻譯SaaS平臺、升級東盟語言包的訊飛雙屏翻譯機2.0、適配國際會議的訊飛聽見多語言會議系統(東盟版),以及專為中文教學設計的訊飛中文智慧教學系統(東盟版)。這些工具形成覆蓋商務、教育、會議等場景的完整生態鏈。
發布會上,科大訊飛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與老撾、馬來西亞、泰國等國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此次跨國技術聯盟的建立,預示著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將深度融入東盟數字化進程,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