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的圓桌論壇上,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分享了他對AI與機器人產業融合的深刻見解。這位以機器人研發聞名的企業家坦言,盡管當前AI在文本生成和圖像創作領域已超越絕大多數人類,但如何讓AI真正承擔實際工作任務,仍是尚未突破的瓶頸。
回顧創業歷程,王興興透露自己早在2011年就關注過AI技術,但當時受限于冷門的研究環境和匱乏的學習資源,最終選擇將精力轉向機器人領域。如今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突破,他終于看到AI與實體機器人結合的曙光,"這讓我既興奮又遺憾——興奮的是終于等到技術成熟,遺憾的是當年沒能堅持下去"。
針對具身智能產業的發展,王興興指出當前面臨三大核心挑戰。在數據層面,高質量訓練數據的采集與標注效率亟待提升,現有數據的利用率也遠未達到理想狀態。模型算法方面,多模態數據融合技術尚未成熟,特別是視頻生成與機器人控制指令的精準對齊,仍是制約技術落地的關鍵障礙。
"比如讓機器人通過觀看烹飪視頻學習做飯,看似簡單的場景背后,需要解決視頻幀解析、動作序列規劃、機械臂控制等多重技術難題。"王興興以具體案例說明,當前AI模型生成的指令與機器人實際執行能力之間仍存在顯著鴻溝。
作為硬件起家的科技企業,宇樹科技在快速擴張過程中也面臨管理革新。王興興坦言,隨著團隊規模擴大,傳統協作模式已難以滿足創新需求,"我們正在探索更高效的組織架構,確保技術突破與產品落地同步推進"。
盡管挑戰重重,這位科技創業者對行業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AI技術正在重塑創新生態,顯著降低創業門檻的同時,也為小型團隊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這個時代最公平的規則就是:只要保持敏銳的學習能力,任何創意都可能破土而出。"對于年輕創新者,他特別建議要"清空經驗包袱,專注吸收前沿知識,在實戰中積累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