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的圓桌論壇上,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融合發表了深度見解。這位科技企業家坦言,當前生成式AI在文本創作、圖像生成等領域已超越絕大多數人類水平,但真正實現AI技術落地應用仍面臨諸多障礙。"現在AI寫文章、畫畫的能力確實很強,但要讓這些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我們才剛剛起步。"這是王興興在宇樹科技宣布啟動IPO計劃后首次公開亮相。
追溯至2011年,當時還在求學階段的王興興就已關注到人工智能領域。他回憶道,彼時AI研究尚處萌芽階段,相關學術資源極為有限。"我讀過幾本專業書籍后,覺得這個方向當時能實現的突破有限,就暫時擱置了研究。"這位如今在機器人領域叱咤風云的創業者坦言,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遺憾的決策之一。所幸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突破性進展,AI與機器人技術的深度融合終于迎來曙光。
具身智能作為AI與機器人交叉產生的新興領域,正吸引著全球科技界的目光。該技術旨在賦予機器人類似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能力,使其具備自主環境感知、任務規劃和動作執行能力。王興興指出,當前產業界在數據采集與模型算法兩大層面遭遇瓶頸。在數據維度,不僅需要解決高質量訓練數據的獲取問題,更要提升現有數據的利用效率;算法層面則面臨著多模態數據融合的技術難題,特別是如何將視覺、語言等不同類型數據有效整合。
以家庭服務機器人為例,王興興詳細闡釋了技術落地的具體挑戰:"雖然現在生成家務操作視頻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要讓機器人真正理解視頻內容并轉化為精準的機械動作,中間需要跨越'模態對齊'這道技術鴻溝。"這種跨模態轉換要求算法既能解析視覺信息,又能精準控制機械臂的運動軌跡,其技術復雜度遠超單一模態處理。
作為以硬件研發為核心的企業,宇樹科技在快速擴張過程中也面臨著組織管理的全新課題。王興興透露,隨著團隊規模擴大,如何保持高效的跨部門協作成為關鍵挑戰。"我們正在探索適應AI時代的新型管理模式,既要保持創業公司的敏捷性,又要建立系統化的研發體系。"這種管理轉型對于持續保持技術領先至關重要。
盡管面臨多重挑戰,王興興對產業前景保持高度樂觀。他認為AI技術的普及已顯著降低創新門檻,為年輕創業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現在只需要聰明才智和執行力,就能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時代脫穎而出。"他特別強調,在AI驅動的產業變革中,小型創新團隊將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其靈活性和創新效率可能超越傳統大型企業。
"AI技術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還處于爆發前夜,這個時代充滿令人激動的可能性。"王興興用"技術荒漠中的參天大樹"比喻當前的創新機遇,鼓勵年輕創業者摒棄傳統經驗束縛,專注學習前沿技術知識。在他看來,AI時代的公平性在于,只要具備創新思維和執行力,任何人都有機會在這個變革期創造非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