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年度峰會上,華為攜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及多家產業伙伴,共同發布了《大容量SSD技術要求及評價指標》標準。這一標準的出臺,首次系統性地明確了大容量SSD的關鍵技術指標,為行業標準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華為指出,當前數據存儲領域正面臨三重核心挑戰。首先是存儲架構的變革:AI技術的普及推動傳統"熱-溫-冷"三級存儲向"熱-溫"雙層模型轉變,原本占比達70%的溫冷數據對高性能存儲介質的需求顯著提升。其次是物理空間限制:數據中心機架部署的容量擴展能力已無法匹配數據增長速度,擴容滯后問題日益突出。第三是多模態數據爆發:AI應用推動數據語料庫從文本向圖像、視頻等多模態擴展,數據規模呈指數級增長,進一步加劇存儲壓力。
新發布的行業標準從物理尺寸、容量密度、能效比、安全可靠性、性能表現等五個維度,構建了大容量SSD的技術評價體系。該標準不僅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了統一的選型參考,更通過技術對標規范,加速了產品在AI訓練、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關鍵場景的規模化應用。據測算,遵循該標準選型的產品可使數據中心存儲密度提升40%,綜合TCO(總擁有成本)降低25%。
在產品創新層面,華為于今年8月推出了面向AI時代的OceanDisk EX/SP/LC系列SSD。該系列包含極致性能盤、高性能盤和大容量盤三種類型,其中LC 560型號單盤物理容量達245TB,讀帶寬突破14.7GB/s。在集群訓練場景中,該產品可使數據采集預處理效率提升6.6倍,特別適用于海量多模態語料庫的存儲需求。技術測試顯示,其能效比(Watts/TB)較傳統方案優化30%,有效緩解了數據中心能耗壓力。
行業專家分析,隨著AI大模型參數規模突破萬億級,存儲系統已成為制約算力發揮的關鍵瓶頸。華為此次推動的標準制定與產品創新,不僅解決了多模態數據存儲的性能矛盾,更通過標準化建設促進了產業鏈協同發展。預計到2026年,大容量SSD在數據中心的市場滲透率將超過60%,成為新一代存儲基礎設施的核心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