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余杭南湖未來科學園內,一臺名為“有鹿-AI130”的商用巡掃機器人正穿梭于園區道路間執行清潔任務。當檢測到行人靠近時,這臺搭載具身智能通用大腦Master 2000的設備會主動暫停作業,用溫和的語音提示:“穿格子衫的朋友,請留意周邊環境。”待行人安全通過后,它才繼續執行清掃程序。這款定價30萬元的智能機器人已在歐洲市場引發搶購熱潮,今年3月更斬獲總金額達6億元的海外訂單。隨著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開幕在即,這座創新之城正加速進入“數字貿易時間”,各類前沿科技在此碰撞出璀璨火花。
位于西斗門天堂軟件園的E簽寶公司,正通過AI技術重構電子簽名行業。這家剛獲得工信部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CA牌照)的企業,已在新加坡、中國香港及法蘭克福建成三大數據中心并投入穩定運行。創始人金宏洲表示:“經過十余年發展,電子簽名已從工具升級為數智時代的基礎設施。我們的目標是讓全球四分之一人口使用E簽寶服務。”在即將舉行的數貿會上,該公司將在人工智能與電商展區設置雙展位,參觀者可通過互動體驗生成個性化電子合同。
錢塘江南岸的比科奇微電子實驗室里,工程師團隊正在突破通信技術邊界。他們研發的PC802系統級基帶芯片(SoC)首次實現了“星地通話”功能,這款僅25毫米見方的芯片能讓衛星、無人機與地面基站使用統一通信協議。“相當于把太空基站裝進口袋,”創始人蔣穎波博士展示著芯片樣品。實驗室地下車庫的“微型服務器機房”更顯獨特:30平方米空間內,多臺設備正對芯片進行量產前的性能測試,處理著海量數據流。
從會對話的AI機器人到云端簽署的電子合同,再到掌心大小的通信芯片,杭州正通過數字貿易串聯起創新要素。這座城市已成為項目、資金、人才與政策匯聚的“超級磁場”。數據顯示,2024年浙江省數字貿易總額達8218.5億元,同比增長14.5%,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全省數字貿易進出口額達4149.5億元,同比增長13.2%。
作為核心承載地,杭州的數字貿易優勢愈發凸顯。今年前六個月,該市數字貿易額突破1600億元,同比增長16%,增速與占比均居全省首位。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網易、新華三等龍頭企業帶動形成了數字安防、云計算、大數據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同時在數字物流、云游戲、數據合規等領域儲備了多個新興產業,構建起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