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圈內針對智能駕駛技術的討論再度升溫,這一切源于懂車帝所開展的一場大規模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測試。此次測試覆蓋了市場上熱銷的36款智能電動車,品牌陣容豪華,包括小米、問界、理想、特斯拉、阿維塔、小鵬、比亞迪、極氪、蔚來等。
測試中,懂車帝設計了多種特殊場景,旨在全面檢驗各車型的智能輔助駕駛能力。在城區道路測試中,設置了如“大轉盤行駛”、“小學生過馬路”、“故障車躲避”等9個復雜場景;而在高速公路測試中,則涵蓋了“事故車應對”、“施工路段通行”等6個高風險場景。
測試結果顯示,高速場景的挑戰尤為嚴峻。36款車型共進行了183次測試,但僅有44次成功通過,整體通過率僅為24%。相比之下,城市道路場景中的表現稍好,26款車型共完成了233次測試,通過了103次,通過率約為44.2%。盡管城市道路上的表現優于高速場景,但仍未達到讓消費者完全信賴的水平。
特斯拉的兩款車型——2023款Model 3后輪驅動版和Model X雙電機全輪驅動版,在此次測試中表現出色,以100%的通過率并列榜首,成為唯一通過所有測試的車型。
然而,懂車帝的測試結果也引發了業界的廣泛爭議。有專家指出,這樣的測試對于提升消費者對輔助駕駛功能的正確認知、關注駕駛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也有觀點對測試方法和過程提出質疑,認為測試不夠嚴謹,存在漏洞,難以令人信服。
面對爭議,懂車帝迅速作出回應,強調測試僅代表在特定模擬場景下車輛的碰撞結果,并非對車輛整體智能輔助駕駛能力的全面評價。同時,部分參與測試的品牌如鴻蒙智行也發表了官方回應,對測試結果不予置評。
車評人陳震及科技界知名人士李楠也對此次測試發表了個人看法。李楠認為,當前的測試雖然存在瑕疵,但其價值仍高于沒有測試。他呼吁業界應關注如何改進測試方法,而不是一味質疑測試結果。在當前的測試水平下,這些結果仍是最具參考價值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懂車帝首次因測試結果引發爭議。此前,其2023年冬測和2024年安全碰撞測試結果也曾引起廣泛討論。但無論測試結果如何,對于消費者而言,安全始終是智能駕駛技術的核心要義。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王強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所搭載的“智駕”系統均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仍處于輔助駕駛階段。這意味著,駕駛人才是車輛操控的最終責任主體,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僅作為輔助工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