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轉型的加速步伐中,三菱汽車成為最新一家在華戰略收縮的外資企業。近日,三菱汽車正式宣布與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終止合資關系,并停止其發動機業務,這標志著三菱汽車在中國長達40年的生產歷史畫上了句號。此舉不僅終結了三菱在華的“整車+發動機”雙輪驅動模式,還對中國皮卡市場中的部分車企產生了連鎖反應。
沈陽航天三菱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三菱汽車在華的重要發動機生產基地,為廣汽三菱、東南汽車等提供了核心動力。在其鼎盛時期,長安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等眾多自主品牌也廣泛采用航天三菱的發動機,占據了國產自主品牌發動機市場的顯著份額。特別是其4G63、4G69等經典型號,成為了長城風駿5、鄭州日產Z9等皮卡車型的關鍵部件。
然而,三菱在華的頹勢早已顯現。廣汽三菱作為其在華整車業務的核心,曾在2018年達到銷量巔峰,但隨后因電動化轉型遲緩,產品力不足,銷量急劇下滑。廣汽三菱長沙工廠在2022年的產能利用率僅為16%,并于2023年全面停產,標志著三菱整車業務的終結。三菱的末代車型阿圖柯,不過是換標版的廣汽埃安V,且在長達六年的時間里未能推出全新車型,最終在新能源浪潮中黯然失色。
發動機業務的收縮是三菱全球戰略調整的一部分。隨著中國市場的結構性變革,三菱發動機業務的存續價值逐漸降低。此次終止合作,既是對中國市場變化的應對,也是其全球戰略向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轉移的重要步驟。值得注意的是,沈陽航天三菱的發動機庫存預計僅能維持數月,部分依賴其發動機的車企已緊急啟動替代方案,但面臨技術瓶頸。
三菱的退出,對依賴其發動機的皮卡企業造成了直接影響。長城風駿5、鄭州日產Z9等多款主流皮卡車型均搭載航天三菱發動機,這些車型在國產汽油皮卡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未來,這些車企將面臨發動機供應鏈成本上升的壓力,若短期內無法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可能會影響汽油車型的生產。
中國皮卡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盡管傳統燃油皮卡仍以柴油為主,但新能源皮卡的銷量正在激增。吉利雷達、長城山海炮Hi4-T、鄭州日產Z9 GE PHEV等新能源皮卡車型,憑借使用成本優勢,正在快速搶占市場。未來,新能源技術路線或將成為汽油皮卡的主要替代方案。
三菱的退出,為本土企業提供了填補市場空白的機遇。沈陽國擎動力將承接航天三菱的售后體系,并轉向混動系統研發。同時,蜂巢易創、東安動力等本土企業也在加速布局,有望在2025年提升國產汽油發動機的市場份額。
三菱汽車在華的退出,不僅是企業興衰的體現,也給外資車企在華發展敲響了警鐘。面對電動化轉型的浪潮,能夠快速適應并在混動技術、新型燃料、智能網聯等領域建立優勢的企業,將在變革中贏得先機。三菱留下的市場空白,為有準備的車企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也預示著中國皮卡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