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佳股份,這家由清華女神莊莉創立的智能座艙及域控解決方案企業,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成立七年,鎂佳股份以其獨特的業務模式和莊莉的個人魅力,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莊莉的創業之旅始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那里她被譽為“清華計算機96級”的佼佼者。畢業后,她遠赴美國深造,并在微軟亞洲研究院、雅虎、獵豹移動等科技巨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2018年,汽車智能化浪潮初現,莊莉憑借敏銳的洞察力,毅然決定投身這一新興領域。她離開蔚來,創立了鎂佳科技,致力于成為主機廠最值得信賴的智能化軟件伙伴。
鎂佳科技的初創時期,業務高度聚焦于為車企提供定制化座艙軟件解決方案。莊莉和團隊憑借高效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迅速贏得了多家主流車企的訂單。然而,隨著汽車電子架構的升級,單純軟件服務的天花板逐漸顯現。鎂佳科技果斷轉型,開始向“軟件定義硬件”方向延伸,推出了智能座艙與智駕域控器融合的新產品。
這一轉型決策,無疑為鎂佳科技帶來了顯著的營收增長。招股書顯示,近年來,鎂佳科技的營收規模持續擴大。然而,光鮮的營收數據背后,卻是持續虧損的現狀。由于軟硬件一體的方案需要大規模固定資產投入,而鎂佳科技堅持代工模式,導致成本失控,毛利率遠低于擁有自建工廠的企業。同時,上下游的雙重擠壓也讓鎂佳科技在行業中的地位逐漸喪失主導權。
更為嚴峻的是,鎂佳科技的技術優勢也在逐漸稀釋。在軟件時代,研發團隊可以集中攻堅算法優化,但在轉型后,研發資源被迫分流。與此同時,競爭對手的座艙芯片自主化率已突破40%門檻,給鎂佳科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持續虧損和現金流緊張,也讓這家清華系明星企業的光環逐漸黯淡。
面對行業風向的變化和主機廠日益增長的要求,鎂佳科技在客戶的維持與開拓方面也遇到了難題。奇瑞、長安、吉利等曾經的重要客戶,已經開始推動座艙芯片自主化進程或深度綁定其他供應商。而理想汽車等新興勢力,也在逐漸轉向自研,以鞏固自身產品優勢。在艙駕融合的態勢下,鎂佳科技一直標榜的技術優勢逐漸失去聲音,更多頭部公司憑借充足的資金和技術能力,構建了包括智駕、座艙等一體化的生態產品。
如今,鎂佳股份的上市之路充滿了挑戰。資本市場的終極拷問始終未變:當技術光環消散,鎂佳股份究竟能為產業鏈創造多少不可替代的真實價值?在汽車產業鏈上,企業需要真正的成本優勢和生態壁壘,而對于身為中間商的鎂佳股份來說,這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赴港IPO能否成為鎂佳股份的救生筏,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