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國互聯網大會的熱議中,人工智能(AI)再度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360創始人周鴻祎在與多家媒體交流時,深入探討了AI智能體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尤其是智能體如何成為大模型落地的關鍵。
周鴻祎指出,盡管大模型如DeepSeek等已取得了顯著突破,但在此前的應用中,它們更多被視為一種聊天工具,尚未充分發揮其作為新生產力工具的潛力。他強調,智能體的出現,正是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將大模型的能力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智能體被視為大模型進化的新階段,其中大模型扮演大腦角色,而智能體則如同身體、手腳,負責執行任務。周鴻祎表示,智能體不僅能夠使用各種工具,如編程、瀏覽器等,還能借助大模型的規劃能力,從頭至尾完成復雜任務,成為用戶的數字伙伴。
在智能體的發展路徑上,周鴻祎認為存在兩種主要模式:一種是由大模型廠商直接開發,如OpenAI推出的ChatGPT Agent;另一種則是由產品應用公司基于現有大模型進行開發,如Manus。他指出,盡管OpenAI的智能體在功能上有所增強,但與Manus和360的納米AI相比,其能力仍顯得相對單薄。
然而,周鴻祎也承認,智能體在國內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他提到,由于AI運營成本高昂,廣告模式難以為繼,而國內用戶付費習慣尚未形成,這導致智能體在國內面臨商業模式上的挑戰。他特別指出,Manus近期放棄國內市場轉向海外,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盡管如此,周鴻祎對中國在智能體領域的發展仍充滿信心。他認為,中國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市場需求,為智能體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預測,未來企業市場將更傾向于采用專業智能體,以滿足不同行業和業務領域的需求。
在談到DeepSeek時,周鴻祎表示,盡管其官網流量有所下降,但DeepSeek對中國大模型產業的貢獻不容忽視。他認為,DeepSeek通過開源開放,消除了百模大戰的重復勞動,并為中國大模型產業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他也透露,包括360在內的多家公司正在使用DeepSeek模型開發智能體。
周鴻祎還談到了國產芯片在AI領域的發展機遇。他表示,盡管國產芯片與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國產芯片在推理芯片上的發力,有望縮小這一差距。他強調,只有通過實際應用和不斷改進,才能推動國產芯片的發展。
在個人層面,周鴻祎也積極擁抱AI時代的變化。他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打造個人IP,為360的產品帶貨。他透露,接下來計劃用AI打造幾個智能體,以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