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一項最新專利曝光,預示著未來的Mac電腦可能會迎來兩項重大技術革新: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和先進的手勢識別系統。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為蘋果粉絲和科技愛好者帶來了新的期待。
根據專利文件的詳細描述,蘋果計劃通過整合LiDAR(光探測和測距)技術和事件相機系統,實現對手勢的精準捕捉和識別。這一方案旨在提升用戶與電腦之間交互的效率和直觀性。盡管專利內容龐大,超過1.2萬字,并未直接提及Face ID,但其核心機制——利用前置攝像頭捕捉面部和手部的動態信息——與iPhone和iPad上現有的Face ID技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長久以來,Face ID已在蘋果的多款移動設備中大放異彩,卻始終未能在Mac系列中亮相。
專利文件揭示,蘋果為了解決傳統手勢識別技術中的痛點,提出了“雙攝像頭協同工作”的創新方案。傳統的幀式相機受限于幀率,難以捕捉快速的手部動作,而事件相機則能夠實時記錄像素級別的變化,極大提升了動態追蹤的速度。然而,事件相機生成的海量環境數據也給手勢識別的效率帶來了挑戰。為此,蘋果巧妙地設計了“邊界框”方案:首先利用幀式相機區分用戶與背景,然后聚焦于手部活動區域進行數據分析。專利中的圖示顯示,系統能夠精確地框選用戶的手掌,并支持通過手勢操控虛擬現實界面,這一功能預示著未來可能應用于增強現實(AR)或虛擬現實(VR)頭顯,以及Mac電腦的沉浸式交互場景。
關于Mac電腦尚未配備Face ID的原因,業界普遍認為是由于筆記本電腦的屏幕模組過于輕薄,難以容納所需的傳感器組件。然而,隨著蘋果即將推出的折疊屏iPhone和超薄機型iPhone 17 Air在機身設計上的突破,這一技術障礙或許即將被克服。這些新機型在機身形態上的創新,為Mac電腦搭載Face ID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參考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