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海張江,RISC-V中國峰會于2025年7月盛大召開,知合計算的CEO孟建熠發表了題為《攀登技術新高度,開放生態共創未來》的演講。在此次峰會上,孟建熠不僅強調了RISC-V在創新領域的獨特優勢,還首次公布了“通推一體”計算概念及首款基于此概念的CPU產品——“阿基米德系列”。
面對業界對RISC-V價值的疑問,孟建熠以哈勃望遠鏡為例,形象地比喻道:“若以傳統視角審視,Arm和x86如夜空中繁星點點;但以哈勃望遠鏡的視野,RISC-V或將引領我們探索全新的星系級創新。”他堅信,創新是RISC-V生態的核心驅動力,依托RISC-V架構,創新產品的誕生將更為容易。AI,作為RISC-V創新的關鍵方向,正展現出無限潛力。
孟建熠進一步闡述,AI芯片的價值在于在合理的成本和功耗下,為用戶提供更多的Token。衡量AI芯片的標準,應關注其在單位成本和功耗下所能提供的Token數量,而這正是RISC-V的優勢。當前,AI計算架構主要依賴“CPU+GPU”模式,通過PCIe傳輸數據,但這一過程存在較大的延遲。因此,知合計算提出了“通推一體”概念,旨在將AI無縫融入業務中。
“RISC-V在通用計算和AI推理方面均具備出色潛力。”孟建熠表示,“通用計算需追求高性能和高能效,而AI推理則需平衡性能和成本。RISC-V的可擴展性和可定制性,使其在這兩方面都能發揮出色。RISC-V還能實現統一地址尋址、存儲訪問優化和高計算效率,完成傳統AI計算難以達成的任務。”
針對RISC-V生態可能面臨的碎片化問題,孟建熠指出,RISC-V國際基金會已通過一系列規范和機制,強化了生態兼容性。例如,最新的RISC-V規范要求兼容RVA23 Profile,包含81個擴展標準和123個官方擴展。雖然RISC-V芯片開發商可以選擇不兼容這些標準,但這樣做將失去RISC-V生態軟件的支持。因此,大多數RISC-V產品都會遵循這些規范,以確保兼容性。
在關鍵技術方面,知合計算已在視頻編解碼、加解密計算、大模型推理和數據存儲等領域進行了布局。其中,視頻編解碼性能雖略遜于英特爾E系列和Arm V系列,但在加密計算、大模型推理和數據存儲方面,性能均有顯著提升。孟建熠充滿信心地表示:“隨著RISC-V架構的不斷優化,未來在多媒體領域有望超越Arm和x86,在大模型推理和數據存儲方面也將取得領先地位。”
孟建熠還提到,RISC-V陣營正在積極推動AME混合計算架構的發展,包括IME、VME和AME三種方案。在IME和VME方面,SiFive、Andes等廠商推出了7種方案;而在AME方面,高通、阿里達摩院、知合計算和希姆計算等則主推一種方案。知合計算正全力支持這些標準,并計劃在新產品中默認包含AME選項。
知合計算即將推出的“阿基米德系列”通推一體CPU產品備受矚目。其中,基于玄鐵RISC-V CPU內核的A210芯片已流片成功,擁有8核芯和12TOPS算力,合作伙伴即將獲得該芯片。同時,FPGA遠程測試也已開放申請。知合計算還計劃在2026年正式量產性能更強的A600芯片。
“在軟件生態方面,A210與下一代產品A600將完全兼容。”孟建熠強調,“我們采用統一的計算架構、內存和算子,旨在為RISC-V生態帶來全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