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雪糕市場的風云突變引發了廣泛關注。曾被譽為“雪糕貴族”的品牌們,如今卻集體遭遇了市場的冷遇。鐘薛高,這一曾經的網紅品牌,其神話色彩正逐漸褪去。據報道,鐘薛高的子公司已步入破產清算程序,其價格體系更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蕩,戰略上的失誤顯而易見。與此同時,哈根達斯也未能幸免,多地門店紛紛關閉,即便是茅臺冰淇淋,也面臨著買一贈一仍難以脫手的困境。
消費者的選擇,無疑成為了這場市場變革的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用腳投票,對高價雪糕說不。這一趨勢直接導致了市場結構的根本性轉變。據調查,高達37%的消費者明確表示,他們只愿意為3至5元的雪糕買單。在便利店的冰柜里,2至5元的產品占比已經超過了70%。市場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格局:底層以性價比為主導,頂層則堅守真正的高端定位。
深入分析“雪糕刺客”們的潰敗,根源在于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嚴重脫節。以鐘薛高為例,其成本與宣傳內容不符,營銷成本占比過高,渠道策略也頻頻失誤。而哈根達斯則因原料品質上的“雙標”行為,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在透明化消費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價值與價格的不匹配,無疑會加速品牌的衰落。
雪糕市場的未來出路何在?關鍵在于形成穩定的價格金字塔結構,以性價比為王,真正掌握定價權。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場“雪糕刺客”的退場,實際上是市場自我凈化的一個過程,消費者拒絕為偽價值買單,行業也因此回歸到了滿足需求本源的正軌上。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現存處于在業、存續狀態的雪糕相關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3萬家。其中,僅在2025年至今,新增注冊的雪糕相關企業就達到了約3600余家。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山東省、湖南省的雪糕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這三個省市的雪糕企業總數占全國總數的24.4%。
通過天眼查的風險查詢功能,我們可以發現,涉及司法案件的雪糕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1.12%。這一數據雖然不高,但也提醒著行業內的企業們,要時刻警惕法律風險,堅守誠信經營的原則。
總的來說,雪糕市場的這場變革,不僅是對高價雪糕的一次警醒,更是對整個消費品行業的一次深刻啟示。只有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堅守真實價值,才能在市場的風浪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