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AI眼鏡正逐步從概念產品轉變為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采訪時,高度評價了AI眼鏡的創新意義,指出其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日常眼鏡形態完美融合,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沉浸式智能交互體驗。這種創新超越了傳統智能穿戴設備的界限,預示著個人智能設備新時代的到來。
6月26日晚,小米公司正式發布了其首款AI眼鏡,以1999元的親民價格迅速吸引了市場關注。這款眼鏡自發布以來,便成為了科技界和消費者熱議的焦點。記者第一時間在小米華東總部體驗店購得了這款平光鏡,并進行了深入體驗。
在實際佩戴中,小米AI眼鏡以其輕巧的設計和舒適的佩戴感贏得了記者的青睞。眼鏡整體采用板材材質,不僅外觀時尚,而且極具科技感。在功能上,這款眼鏡的表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記者嘗試在騎行和駕駛過程中進行拍攝,只需簡單操作即可輕松實現,畫質在亮光環境下尤為出色,滿足日常記錄需求綽綽有余。
小米AI眼鏡還配備了具有優良隔音效果的藍牙耳機,能夠在高速行駛中清晰聽到音樂與導航指令,同時保持對環境音的感知,確保騎行安全。在通話方面,麥克風位于鼻梁處,收聲清晰,音質表現良好。而骨傳導技術的應用,則讓耳機位于鏡腿位置,既不影響佩戴舒適度,又能保證音質傳遞。
在智能化方面,小米AI眼鏡的表現同樣搶眼。記者測試了其同聲翻譯功能,發現英語、日語、漢語的翻譯均相當精準。方言識別功能雖然對部分方言識別有限,但已展現出其在多語言溝通方面的巨大潛力。該眼鏡還能記錄多人語音并總結會議紀要,記錄飲食卡路里等功能,為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AI眼鏡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用戶隱私保護。在錄音時沒有紅燈提示,而在錄像時則有紅點點閃爍,這一設計有效防止了偷拍行為,保護了他人隱私。
市場方面,小米AI眼鏡的發布也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京東APP上的銷售數據顯示,該眼鏡在短時間內便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消費者對智能穿戴設備需求的日益增長,AI眼鏡有望成為下一代移動終端的潛力股。
國投證券研報指出,AI眼鏡作為AI大模型的最佳應用載體之一,其發展前景廣闊。AI眼鏡不僅集成了相機、藍牙耳機、AR等多重功能,還占據了人體唯一無接觸多模態交互入口,為AI大模型的落地提供了絕佳的硬件支持。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AI眼鏡有望快速普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智能設備。
宋清輝認為,AI眼鏡作為繼PC、智能手機之后的“第三代通用計算平臺”,其發展勢頭強勁。AI眼鏡的普及將直接拉動上游產業鏈的需求,為相關公司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基于AI眼鏡的功能創新,或將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服務模式,如遠程協助、智能導覽、個性化購物體驗等,這些新興服務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