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新能源消納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會上,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李超,針對記者的提問,分享了我國在促進新能源消納方面的策略和成效。
隨著我國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的迅猛增長,截至今年5月底,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裝機規模已分別達到5.7億千瓦和10.8億千瓦,占整體裝機比重的45.7%,成功超越了火電裝機比重。然而,新能源的大規模消納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要措施是平衡電力外送與就近消納。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的資源優勢,加速建設大型新能源基地,并通過跨省區輸送,提升全國范圍內的新能源消納能力。同時,積極探索新能源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如近期發布的政策文件支持新能源直接向單一電力用戶提供綠色電力,這不僅促進了新能源的就近消納,也為相關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
其次,加強電網與調節能力的建設。電網方面,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電網,輸電通道的建設也在不斷推進。調節能力方面,新型儲能規模已超過8000萬千瓦,隨著新能源進入市場,新型儲能在電力現貨市場中的盈利模式和空間將更為廣闊。
最后,平衡能源需求與供給。在需求側,通過健全需求響應機制,引導各類資源參與新能源調峰。在供給側,積極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已超過1400萬臺,同時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電力資源的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