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再次展現了人類的探索精神和技術實力。6月26日,經過精心準備與縝密規劃,航天員們成功完成了他們的第二次出艙活動,整個過程歷時約6個半小時。
當天下午3時04分,隨著艙門的緩緩開啟,航天員陳中瑞率先踏出了關鍵的一步,成為了首位進入宇宙空間的航天員。他迅速行動,利用機械臂的輔助,移動至預定的防護裝置安裝點。隨后,航天員陳冬在艙口將重要的熱控防護裝置傳遞給陳中瑞,兩人協同開始了緊張的安裝工作。
大約兩小時后,陳冬也順利出艙,加入到艙外作業的行列。他與陳中瑞緊密配合,在問天艙的艙外平臺上安裝了自動腳限適配器和接口轉接件。這一創新設備的設計旨在大幅提升航天員在艙外的作業效率,預計能縮短后續出艙活動時間約40分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李學東介紹稱,這一改進是團隊為提高出艙任務效率而做出的專門設計,通過減少航天員在出艙前后的準備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整體作業效率。
在完成設備安裝后,機械臂成功捕獲了自動腳限適配器,陳冬隨即在上下臂點進行了驗證操作。他形象地比喻道:“這就像以前出門前還要組裝交通工具,現在直接開門上車,方便多了。”
隨后,機械臂將腳限適配器組合體安裝至氣閘艙口工具箱,航天員王杰在天和核心艙內全程協同作業。此次出艙活動中,航天員乘組還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的安裝、艙外設備設施的巡檢及處理等多項任務。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共同支持下,所有既定任務均順利完成,航天員們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
“神舟二十號,腳限適配器組裝狀態正常,本次出艙活動艙外作業任務已經全部完成。”地面控制中心傳來捷報,航天員們也紛紛表達了對地面團隊的感謝。陳中瑞深情地說:“宇宙雖然寂靜無聲,但并不寂寞,因為有無數顆星星點亮夜空,就像無數個航天科技工作者一直陪伴著我們前行。向所有航天工作者致敬。”
此次出艙活動不僅是航天員們的一次太空探索之旅,更是中國航天科技實力的一次展現。自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進入太空以來,已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們不僅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還在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未來,他們將繼續在這些領域開展深入的空間科學研究與技術試驗,為人類探索宇宙貢獻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類航天活動的增多,空間碎片問題日益凸顯。為確保空間站的安全穩定運行,中國科研團隊不斷優化碰撞預警和規避流程,提高主動規避能力,并研制了防護裝置進行加固。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在此次出艙活動中,也完成了第七次空間碎片防護裝置的安裝工作,為空間站的外部設施提供了重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