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領域的巨頭meta Platforms在人工智能(AI)人才的爭奪戰(zhàn)中取得了新的進展,成功從競爭對手OpenAI挖走了三名核心研究員。這一消息由華爾街日報率先報道,引起了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據(jù)悉,此次被meta挖角的三名研究員分別是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和翟曉華(Xiaohua Zhai),他們在OpenAI蘇黎世辦公室工作期間,在計算機視覺和多模態(tài)AI領域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三人的離職無疑對OpenAI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損失。
meta此次挖角行動被視為其“超級智能”AI實驗室計劃的關鍵一環(huán)。該實驗室由meta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親自掛帥,旨在研發(fā)能夠超越人類智慧的AI系統(tǒng)。為了吸引頂尖人才,meta不惜開出高額薪酬和股權激勵,部分簽約獎金甚至高達1億美元。扎克伯格在內(nèi)部信中明確表示,人才是AI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meta的挖角行動,OpenAI發(fā)言人證實了三位研究員的離職,但強調(diào)公司的核心團隊依然保持穩(wěn)定。OpenAI CEO山姆·奧爾特曼在之前的播客節(jié)目中曾透露,meta曾試圖以巨額獎金挖角OpenAI員工,但被拒絕。他認為,meta的高薪策略可能會分散團隊注意力,不利于構建創(chuàng)新文化。
然而,行業(yè)分析師指出,meta的激進招聘策略反映了其在AI領域的焦慮情緒。盡管meta通過投資ScaleAI等公司積累了大量資源,但其在Llama系列大模型上的表現(xiàn)并未達到預期,最新旗艦模型的發(fā)布計劃也多次推遲。此次挖角行動被看作是meta在多模態(tài)AI和計算機視覺領域?qū)で蠹夹g突破的重要步驟。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AI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嚴峻。據(jù)麥肯錫報告顯示,到2025年,全球AI人才缺口將達到300萬,而具備通用人工智能(AGI)研發(fā)能力的科學家更是不足5000人。在這種背景下,meta、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通過“鎖定式招聘”策略囤積人才,導致初創(chuàng)公司在人才爭奪中處于不利地位。例如,meta曾斥資143億美元收購Scale AI 49%的股份,并為其團隊提供了總額超過5億美元的激勵方案。
盡管如此,meta此次挖角能否真正轉化為技術優(yōu)勢仍需時間驗證。行業(yè)專家指出,AI領域的競爭不僅取決于人才數(shù)量,更依賴于企業(yè)文化、技術愿景和長期戰(zhàn)略。隨著OpenAI、Anthropic和Google DeepMind等公司在AI技術上的不斷突破,AI技術的軍備競賽無疑將進一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