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句“賣洞洞鞋還債”的流行梗在年輕人中廣為流傳,不僅反映了經濟壓力下的生活現狀,也意外地點燃了對洞洞鞋品牌Crocs的討論熱情。Crocs,這個曾被譽為鞋界茅臺的品牌,其發展歷程猶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
2023年,Crocs創造了銷售奇跡,全年售出了1.2億雙鞋子,平均每分鐘就有228雙被賣出。然而,進入2025年,這股熱潮似乎開始退卻。母公司卡駱馳集團的一季度財報顯示,Crocs的營收同比增速顯著放緩,從2024年一季度的14.6%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2.4%。
相比之下,同樣主打“丑鞋”風格的斯凱奇,盡管在中國市場表現略有下滑,但整體業績仍呈上漲趨勢。2025年一季度,斯凱奇的營收同比增長7.1%,總銷售額同比增長12%,均創歷史新高。Crocs的困境,顯然不能簡單歸因于消費降級。
Crocs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場反叛營銷的典范。起初,創始人只是想做一雙適合戶外運動的鞋子,卻意外因其獨特的外觀引發了關注。面對外界的嘲笑和批評,Crocs非但沒有退縮,反而以“丑也可以美”為口號,擊中了年輕人對審美霸凌的反感心理。通過一系列營銷活動,Crocs將自己定位為勇敢的受害者,賦予了洞洞鞋更多的文化意義。
在中國市場,Crocs同樣受到了明星和綜藝節目的青睞。從《向往的生活》中的何炅和黃磊,到時裝周上的舒淇和劉詩詩,再到金晨、楊冪等全球代言人,Crocs逐漸成為了時尚潮流的一部分。同時,DIY文化的興起也讓年輕人對Crocs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過購買鞋花裝飾鞋面,展現自己的個性和創造力。
然而,近年來Crocs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消費者變得更加保守和理性。第一財經的《2025消費者舒適運動趨勢報告》指出,年輕人不再盲目追求潮流鞋款,而是更加注重實用性和舒適度。同時,丑鞋市場的競爭加劇,斯凱奇、亞瑟士等品牌紛紛加入,Crocs的獵奇效應逐漸減弱。
更為關鍵的是,Crocs的產品力并未建立起足夠的壁壘。盡管其擁有croslite材料的專利,但這一材料并非獨一無二,且在實際使用中并未給消費者帶來顯著的舒適體驗。Crocs的外觀專利也面臨著被宣告無效的風險,使得其難以有效抵御友商的競爭。
在價格方面,Crocs也面臨著來自白牌市場的沖擊。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價格更為親民的洞洞鞋層出不窮,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相比之下,Crocs的高價和聯名款等策略顯得力不從心。
Crocs的業績下滑并非偶然。在消費降級、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力不足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鞋界茅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Crocs能否重拾輝煌,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