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創新,飛行汽車這一未來出行方式正逐漸從科幻走向現實。近日,多家中國車企紛紛亮出飛行汽車的最新進展,預示著飛行汽車領域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廣汽集團旗下的高域新型飛行汽車GOVY AirCab已經開啟預售,這款飛行汽車的市場指導價不超過168萬元人民幣,預計將于2026年交付到消費者手中。與此同時,長安汽車也不甘人后,其CEO鄧承浩宣布,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年底完成飛行汽車的試飛工作。中國一汽也傳來消息,其飛行汽車總部項目將落戶深圳,旗下的紅旗天輦1號飛行汽車計劃在2025年內實現首飛。
長安汽車與億航智能的戰略合作更是為飛行汽車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雙方共同推出的飛行汽車配備了8個懸臂和16個旋翼,具備原地垂直起降的能力,并支持自動駕駛功能。這款飛行汽車的亮相,無疑將進一步提升飛行汽車的實用性和安全性。
小鵬汽車作為較早涉足飛行汽車領域的企業之一,其旗下的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小鵬匯天目前布局的產品多元化,包括“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一體式飛行汽車以及全傾轉旋翼飛行汽車等。其中,“陸地航母”飛行汽車已經接近量產狀態,預計將于2026年實現量產交付,單車售價不超過200萬元人民幣。這款飛行汽車由六輪陸行汽車和eVTOL載人飛行器組成,將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除了上述車企外,吉利、奇瑞、東風等車企也在積極布局飛行汽車領域。吉利控股的沃飛長空公司正在推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商業化進程,而奇瑞的三體復合翼飛行汽車已經成功試飛。這些車企的加入,將進一步推動飛行汽車領域的發展和創新。
車企之所以紛紛布局飛行汽車領域,一方面是看中了這一市場的廣闊前景,另一方面則是基于新能源汽車與飛行汽車技術體系的高度同源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積累為飛行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車企在供應鏈和成本方面的優勢也使其在這一領域具備獨特的競爭力。然而,飛行汽車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技術門檻高、資金需求大、應用場景不確定性等問題。因此,車企在積極布局飛行汽車領域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以克服這些挑戰并推動飛行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