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在歐洲市場再次面臨監管挑戰,此次焦點集中在荷蘭的一起法律糾紛上。荷蘭鹿特丹法院近期維持了荷蘭消費者與市場管理局(ACM)對蘋果的裁決,認定蘋果在App Store,特別是約會類應用領域內,濫用了其市場主導地位。
爭議的核心在于蘋果要求所有應用開發者在數字商品購買時必須使用其應用內支付系統(IAP),并禁止開發者引導用戶采用外部支付方式。ACM及法院均認為,蘋果的這一規定及其傭金結構對荷蘭市場上運營的約會類應用開發者構成了“不公平待遇”。
由于蘋果未能完全遵守ACM在2022年提出的整改措施,因此之前被處以的5000萬歐元(約合4.14億元人民幣)罰款仍然有效。ACM曾明確要求蘋果調整其應用內支付規則,但蘋果并未完全達到這些要求。
蘋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計劃對這一裁決提起上訴。公司認為,該裁決損害了其為開發者利益、用戶隱私及安全所開發的技術和工具。蘋果強調,將繼續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案件僅限于荷蘭的約會類應用,但蘋果的App Store商業模式在全球范圍內正受到越來越嚴格的審查。歐盟今年早些時候實施的《數字市場法》(DMA)已經迫使蘋果在歐盟范圍內放寬了部分App Store的限制。
蘋果在日本、巴西、英國等多個國家也面臨著類似的調查和監管壓力,這些調查主要關注應用分發和支付規則等方面。對于非約會類應用的開發者而言,此次荷蘭的裁決并未立即帶來變化,但它進一步加劇了關于蘋果在App Store支付方面應擁有多少控制權的全球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