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為用戶提供了一項便利功能,即通過iPhone鏡像技術,用戶能夠將手機屏幕內容實時傳輸至Mac設備并進行互動操作。然而,這一備受歡迎的功能并未在歐盟市場推廣。在剛剛結束的WWDC 2025開發者大會上,蘋果終于揭示了未在歐盟推出該功能的原因。
據蘋果官方表示,其決策背后受到了歐盟《數字市場法案》(DMA)的深刻影響。該法案已促使蘋果對iOS系統進行了開放調整,包括允許用戶安裝非官方應用商店及采用非WebKit內核的瀏覽器等。蘋果擔憂,一旦在歐盟推出iPhone屏幕鏡像功能,監管機構可能會進一步要求其對Android設備開放相同服務,以強化市場競爭。
蘋果內部人士透露,公司對于歐盟委員會監管機構的某些要求感到憂慮,認為這些機構可能未能全面理解相關技術的復雜程度,而更傾向于對蘋果等科技巨頭施加變革壓力,以期推動行業競爭。盡管目前macOS系統尚未被歐盟納入“看門人”平臺的嚴格監管范疇,但蘋果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監管政策變化保持高度警覺。
蘋果方面進一步指出,若歐盟未來的監管政策有所調整,公司或將被迫在macOS系統中為Android設備提供屏幕鏡像功能,這不僅會帶來巨大的技術障礙,還可能對公司的業務運營構成潛在風險。因此,蘋果在即將于今年秋季發布的macOS 26 Tahoe版本中,決定不在歐盟市場上推出iPhone的實時活動功能,以此規避潛在的監管糾紛和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