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汽車產業的供應鏈穩定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自6月10日晚開始,包括一汽、東風、長安、吉利、廣汽、賽力斯在內的17家主要汽車企業紛紛發表聲明,共同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這一舉措背后的意義深遠,不僅關乎供應商的資金周轉與健康運營,更對整個汽車產業的生態構建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些汽車企業的承諾是對國家號召的積極響應,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相關負責人指出,產業鏈供應鏈作為汽車產業的“生命線”,其穩定性與韌性直接關系到產業的轉型升級與競爭力。近期,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競爭壓力逐漸傳導至產業鏈各環節,導致部分供應商面臨貨款支付賬期延長、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這對產業的技術創新與健康發展構成了挑戰。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繼續支持整車企業踐行相關承諾,并積極推動整車與供應鏈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促進大中小企業之間的融通創新與協同發展,旨在構建一個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水平。
與此同時,海南省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與發展上,與這些汽車企業的承諾不謀而合。近年來,海口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與市場環境。特別是在2023年11月入選全國首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城市后,海口迅速行動,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納入到了高質量發展的考核目標之中。
在政策的引導下,海口市的汽車消費市場也展現出了強勁的活力。據海口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24年,海口投入高達2300萬元用于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這一舉措直接拉動了約142.06億元的汽車消費。而到了2025年一季度,海口再次投入2300萬元加碼“以舊換新”補貼,進一步激發了市場的消費潛力。
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海口市累計投入汽車消費補貼資金已達1.16億元。在政策的刺激下,海口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截至當前,海口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已達20%,平均每5輛車中就有1輛是新能源汽車。
海南省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的努力不僅限于海口。數據顯示,2024年海南省共推廣新能源汽車12.2萬輛,同比增長17.7%,完成年度目標的122%,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位居全國第一。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海南省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有效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升溫”,同時也為城市的碳排放“降溫”。
海口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口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做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拓展新能源汽車的全域應用市場,并致力于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方案。通過全力推動公共領域車輛的電動化水平提升,海口將持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加快發展,為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城市交通體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