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汽車制造業迎來了一項重大變革,廣汽集團、中國一汽以及東風汽車等領軍企業紛紛作出承諾,將供應商賬期大幅縮短至60天以內,此舉標志著汽車行業在優化供應鏈管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廣汽集團率先行動,公開發布“關于供應商賬期的鄭重承諾”,強調供應鏈體系的健康是確保產品安全與品質的關鍵。廣汽集團明確表示,將繼續維持不超過60天的供應商賬期,以加速供應鏈資金流轉,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緊隨其后,中國一汽也積極響應,宣布將供應商付款賬期縮短至60天以內。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一汽不僅完善了內部機制,強化了資金監督,還精簡了審批環節,并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了全流程監控。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體現了中國一汽作為央企的責任與擔當,更為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供應鏈生態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東風汽車也不甘落后,于近日宣布將支付賬期統一縮短至60天內。此舉是東風汽車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精神、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東風汽車表示,將積極踐行央企社會責任,發揮產業鏈“鏈長”作用,攜手上下游企業共同構建更具韌性和創新活力的汽車產業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此前也曾就賬期問題作出回應。比亞迪董秘李黔指出,相比同行,比亞迪的賬期并不長,許多友商的賬期甚至超過了兩百天。同時,比亞迪還強調,在選擇供應商時,注重其規模化增長能力、迭代速度和成本降低能力,以提升自身競爭力。
比亞迪高管李云飛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國內部分車企對供應商的付款周期較長,如吉利為127天,長城汽車和上汽集團則分別為163天和164天。這一信息進一步凸顯了廣汽、一汽和東風汽車在優化賬期方面的前瞻性和領導力。
此次多家車企紛紛縮短供應商賬期,不僅是對行業內“內卷”現象的有力反擊,更是對國家即將實施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的積極響應。該條例明確規定,大型企業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60日內應支付中小企業款項,旨在保障中小企業權益,促進其健康發展。
條例還強調,交易雙方應合理約定付款期限,不得附加不合理條件。對于存在爭議但不影響其他部分履行的交易,無爭議部分應及時履行付款義務。同時,條例還加大了對拖欠款項行為的清理力度,對情節嚴重或造成不良影響的大型企業,將在財政資金支持、投資項目審批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
隨著廣汽、一汽和東風汽車等領軍企業的率先垂范,相信將有更多車企加入到優化供應鏈管理的行列中來。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整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更將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時,這一變革也將推動汽車行業向更加高效、協同的方向發展,為構建更具韌性和創新活力的汽車產業生態奠定堅實基礎。
可以預見,隨著供應鏈管理的不斷優化和中小企業權益的進一步保障,中國汽車產業將迎來更加繁榮、健康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