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客車,這個曾被譽為“客車之王”的企業,近年來經歷了業績的起伏與反轉,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低谷中艱難爬升,宇通客車憑借出口業務的強勁增長,實現了業績的顯著復蘇。自2020年以來的低谷期,宇通客車的股價在2022年10月后飆升超過3倍,市值一度逼近600億元大關,而截至最近交易日,其市值仍穩定在537億元左右。
然而,近期宇通客車的銷量增長卻遭遇了瓶頸。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和5月,宇通客車的銷量分別同比下滑了27.40%和12.35%。這一連續兩個月的銷量下滑,使得宇通客車1至5月的累計銷量增速轉為負值,同比下滑了2.59%。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來為宇通客車帶來豐厚利潤的出口業務,在這兩個月也出現了銷量下滑的跡象。
宇通客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當時它還只是河南省交通廳下屬的一個小型客車修配廠。在經歷了多次更名和改制后,宇通客車在1993年正式成立,并在四年后成功登陸上交所。隨著國內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和奧運會的舉辦,客車行業迎來了高速增長期,宇通客車也順勢而起,在2003年成為全國大中型客車銷量冠軍,并在2011年躍居全球大中型客車銷量榜首。
然而,從2017年開始,受行業需求下滑和高鐵替代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大中型客車銷量逐年減少。宇通客車雖然依然保持著全球第一的位置,但其營收和凈利潤也自2017年起持續下滑,直至2020年跌至谷底。那一年,宇通客車的營收為217.05億元,較2016年下滑了近四成;歸母凈利潤為5.16億元,較2016年的40.44億元減少了87.2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宇通客車在2020年實際虧損了5501.58萬元,這是其上市以來的首次扣非凈利潤為負。
然而,從2021年開始,宇通客車憑借出口業務的突破,率先迎來了銷量和業績的復蘇。2021年,宇通客車共出口4916輛客車,同比增長30.74%;海外銷售業務營收達44.88億元,同比增長44.50%,毛利率也同比增長2.61個百分點至31.34%,幾乎是國內業務的兩倍。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宇通客車的海外業務持續增長,國內市場也逐漸恢復增長。到2024年,宇通客車的營收達到了372.18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1.16億元,短短四年時間,就從谷底崛起,迅速超過了2016年的歷史高峰。
在出口業務的強勁帶動下,宇通客車的股價自2022年10月以來持續上漲,市值一度超過600億元。然而,今年4月和5月的銷量下滑,無疑給宇通客車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從行業角度來看,宇通客車銷量下滑的原因與整個市場需求的變化密切相關。商用車大數據平臺顯示,今年4月全國客車銷量同比下降了0.56%,其中輕型客車銷量同比增長5.16%,而中型客車和大型客車銷量則分別下滑了17.46%和20.40%。作為全球大中型客車之王,宇通客車的大型客車銷量最多,中型車次之,輕型車占比最少,因此在行業增速呈現結構性分化時,宇通客車受到的銷量影響較大。
除了行業因素外,宇通客車銷量下滑的另一原因在于市場份額逐漸被其他企業蠶食。在國內座位客車市場上,宇通客車的市場份額明顯下滑。根據東吳證券研報,在今年4月,宇通客車國內座位客車銷量為1622輛,市占率為52%,環比下降了8個百分點。而在出口市場上,宇通客車的市占率也環比出現了下滑。在座位客車出口市場上,宇通客車的市占率為25%,環比下降了5個百分點;在公交車出口市場上,宇通客車的市占率為12%,環比下降了7個百分點。
面對銷量下滑的困境,宇通客車在投資者調研中表示,公司月度銷量受行業需求節奏、訂單交付進度等因素綜合影響。同時,宇通客車也預計2025年海外市場宏觀環境總體基本穩定,客車行業需求總體仍將呈現增長態勢。然而,不同區域、不同細分市場需求預計將呈現出一定差異化。目前,宇通客車尚未對5月銷量下滑情況作出公開回應。但根據瑞銀證券和方正證券的研報,宇通客車5月的出口量預計仍處于下滑狀態。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從6月起宇通客車的出口銷量有望恢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