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快手正通過加速AI技術的應用,尋求新的增長點。自2024年6月推出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以來,快手在AI領域的投入與成果逐漸顯現。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底,可靈AI的累計營業收入已超過1億元,并在2025年一季度實現了超過1.5億元的收入,增速驚人。
可靈AI的快速崛起,無疑為快手帶來了新的活力。其服務用戶數量從最初的500萬迅速增長至2200萬,月收入翻了三倍,月活用戶數更是增長了25倍。這一連串的增長數據,不僅讓可靈成為了快手的新增長引擎,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盡管快手一季度的整體業績表現并不算突出,但可靈所帶來的增長潛力,讓快手的股價在多個交易日內持續上漲。
快手對AI技術的重視,從可靈AI事業部的成立和升級為一級業務部門便可見一斑。快手正不斷傾斜資源,加速可靈的迭代速度。自去年6月發布1.0版本以來,可靈AI模型已迅速升級至2.1版本,實現了更快、更強、更便宜的目標。高品質版的價格降低了65%,但性能卻能媲美之前的大師版,真正做到了加量不加價。
在全球大模型整合應用平臺Poe發布的數據中,快手可靈系列視頻生成大模型的使用份額已超過30%,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成為該分類下的有力領跑者。這一切跡象都表明,快手在AI領域已經按下了加速鍵,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這場技術競賽中。
然而,快手之所以對AI如此急切,背后也有其增長的焦慮。近年來,快手的收入增長持續放緩,用戶增長也遇到了天花板。月活用戶數量雖然同比增長,但環比卻出現了下跌,用戶粘性并不牢固。在廣告和電商業務方面,快手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流量瓶頸。因此,快手必須找到新的突破口,用AI技術來保住自己在短視頻江湖的地位。
可靈AI的成功,不僅為快手帶來了收入增長,更重要的是,它已經成功串聯起快手的整個生態,成為連接內容創作者、商家與廣告主的關鍵紐帶。通過可靈,快手的內容生態得以正向循環,用戶活躍度與使用時長也得到了提升。同時,可靈還為快手的營銷服務客戶帶來了價值,降低了他們的短視頻營銷素材制作成本,推動了廣告消耗的增長。
在電商場景中,可靈也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它與其他AI工具形成互補,將快手的AI能力與其核心業務進行深度融合。智能客服、智能開播工具、全自動投放產品等一系列智能經營產品的推出,進一步幫助商家降本增效。快手的AI能力正在彌合不同業務之間的縫隙,讓各個業務之間實現協同增效。
然而,可靈也面臨著市場競爭的挑戰。隨著視頻大模型領域的玩家越來越多,行業格局仍有變數。可靈需要在技術層面之外,通過更廣泛的生態支持、更高的服務標準來證明自己。同時,快手還需要解決“AI老鐵”和“傳統老鐵”的融合與平衡問題,保持內容的真實感和熟人感,以應對AI算法生成內容的挑戰。
盡管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快手已經將可靈這枚“楔子”深深地敲進了平臺生態的毛細血管中。大模型技術不僅開始反哺快手的三大業務,還通過內容牽引創新的發展模式,為平臺開辟出了新的增長航道。對于快手來說,AI不僅是“孤注一擲”的選擇,更是“意外之喜”的收獲。然而,要真正鍛造出一條貫通內容創作、電商交易、本地生活的“生態鏈”,快手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