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個迅速膨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各大合資品牌正積極尋求本土化轉型,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大眾、豐田、日產及馬自達等巨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充滿潛力的領域。
長安馬自達在近期重慶車展上透露,其全新車型EZ-60自全球首次亮相以來,已收獲超過2.6萬輛的小訂訂單。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車型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25至40歲年齡段占比高達76%,且超過71%的用戶來自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EZ-60的市場吸引力,也為馬自達品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過去,合資品牌在智能化配置的豐富程度及系統流暢性上,常被指與中國品牌存在差距。然而,EZ-60的推出標志著馬自達對中國市場智能化需求的深刻洞察與積極回應。該車型配備了100英寸裸眼3D HUD,并宣稱擁有眼球隨動科技,為用戶帶來導航及影院模式下的沉浸式體驗。其同級首發的4納米智艙芯片及26.45英寸懸浮式一體大屏,更是將智能化座艙體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續航方面,EZ-60同樣展現出了出色的表現。通過獨特的9風道設計,不僅提升了41公里的續航能力,還改善了車內的靜謐性,并在高速行駛時提供了穩定的下壓力。同時,該車型在安全性上也下足了功夫,成功通過了“貨車橫向夾擊疊加刮底碰撞測試”挑戰,并計劃滿足中歐雙安全標準,參與中保研C-IASI和歐洲E-NCAP測試。這一系列的舉措,無疑是對當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電池安全及結構安全需求的積極回應。
從一些合資品牌新能源轉型受阻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簡單地將全球車型電動化并不能完全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合資品牌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國文化,將品牌核心價值與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相結合。馬自達在這一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其“魂動”美學與電動“人馬一體”操控樂趣的結合,以及“黑曜版”系列車型的推出,都體現了品牌在設計和駕控上的獨特優勢,并與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