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電動大客車市場表現低迷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剖析。
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大客車的新能源滲透率經歷了顯著下滑,從原本的70%高位退至30%,這一趨勢反映出市場的顯著變動。
崔東樹強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之路最初是從公交客車領域起步的,特別是在2013年推行的“十城千輛”計劃中,通過混動客車的補貼政策,市場形成了正向循環,即補貼力度與市場規模相輔相成。
回顧歷史,2015年時期,大客車所享受的補貼金額高達百萬元,這一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新能源大客車成為市場的主力軍。
然而,隨著近年來地方財政壓力增大,資金狀況趨緊,對新能源大客車的補貼力度逐漸減小,這直接導致了新能源大客車市場份額的大幅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