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財務報告中,快手再次展現了其業務發展的新動向,尤其是可靈AI的亮眼表現,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財報數據顯示,快手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了326.1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0.9%。盡管期內利潤同比略有下滑3.4%,達到39.79億元,但經調整后的凈利潤達到45.8億元,利潤率提升至14%。這些數據表明,快手的整體業務表現穩健,但仍面臨一定的挑戰。
從業務板塊來看,快手的“三駕馬車”——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和其他服務(含電商)均實現了增長。其中,線上營銷服務同比增長8%,直播業務增長14.4%,其他服務增長15.2%。然而,線上營銷服務的增速相比過去幾個季度有所放緩,這可能影響了整體營收的增速。
盡管如此,程一笑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對二季度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速回到雙位數保持信心。他提到,內容消費、電商、本地生活等重點行業的增長潛力正在逐步釋放,這有望為快手的線上營銷服務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同時,快手今年年初成立了內容消費業務中心,整合了短劇、游戲和小說等內容型商品變現業務,這一調整也初見成效。
在直播業務方面,快手通過修復和調整直播生態,推動內容從情緒驅動轉向興趣沉淀,實現了收入的回溫。電商業務同樣表現出色,一季度GMV同比增長15.4%,達到3323億元。泛貨架對快手電商總GMV的貢獻比例已約30%,雖然與抖音電商仍有差距,但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的海外業務在整體層面首次實現了季度經營利潤轉正,這是一個積極的增長信號。然而,快手的業務經營仍面臨季節性波動,行業競爭也日益加劇,因此打造新的增長模型和尋找新的增長動能成為程一笑和快手面臨的新課題。
為此,快手將AI作為著力點,寄希望于AI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可靈AI作為快手的門面,已經廣泛應用于廣告營銷、短劇、智能終端等多個行業,并實現了商業化落地。一季度,可靈AI的營業收入超過1.5億元,顯示出強大的商業潛力。
快手圍繞可靈AI搭建了AI戰略路線,包括視頻生成大模型和AI能力與核心業務的深度融合。通過智能化升級,快手鞏固了內容和商業生態,提升了用戶和內容創作者的平臺使用體驗。然而,盡管AI在財報中的分量和濃度不斷提升,但其核心支撐仍然是傳統的“三駕馬車”——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和電商業務。
在用戶方面,快手的平均活躍用戶和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均在個位數,顯示出用戶規模增長已經基本達到極限。然而,從存量用戶身上賺錢的效率仍在提升,這反映了快手用戶粘性強、付費意愿高的特點。盡管如此,硬核用戶的“充電”并不能緩解快手AI投入與營收不能成正比的尷尬。
為了加速向AI領域轉型,快手不僅將可靈AI在內部“提級”,單獨成立可靈AI事業部,還加大了研發支出。一季度,研發開支同比上升16%至32.98億元,研發投入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9.7%提升到今年的10.1%。然而,當前行業格局未定,大模型迭代能力日益快速,快手等AI玩家仍需不斷努力以保持領先地位。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程一笑依舊對AI的作用寄予厚望。他表示,未來有信心通過AI潛力的持續釋放,助力快手進一步提質增效,特別是為線上營銷和電商業務增長帶來新增量。這一愿景能否實現,仍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