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谷歌在線搜索反壟斷案的相關補救措施庭審已塵埃落定,然而,美國司法部并未停止其步伐,仍在積極推動法院對谷歌母公司Alphabet采取更為嚴格的補救手段。其中,一項備受矚目的建議是要求Alphabet剝離其瀏覽器部門——谷歌Chrome,并將其轉讓給其他企業。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谷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作出反應,明確指出美國司法部提出的補救措施遠遠超出了法院的裁決范圍,并警告稱,此舉將對廣大消費者、眾多企業以及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
巴克萊銀行的分析師們對反壟斷案判決后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他們在提交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如果法院最終裁決Alphabet必須出售Chrome給諸如微軟等競爭對手,這將被視為一次罕見的“黑天鵝事件”。盡管這種極端情況的發生概率相對較小,但仍然存在發生的可能性,并且一旦成真,將引發巨大的市場震動,導致谷歌股價出現大幅下跌。
根據研究機構StatCounter的最新數據,今年5月,Chrome在全球瀏覽器市場的份額高達66.85%,遙遙領先于排名第二的蘋果Safari(市場份額為17.19%),微軟的Edge則以5.21%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Chrome在瀏覽器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進一步凸顯了其對谷歌的重要性。
分析師們還指出,盡管目前剝離Chrome的可能性仍然相對較低,但在他們看來,這種可能性正在逐漸上升。法官在庭審過程中已經暗示,剝離Chrome可能是所有補救措施中最為直接和有效的一種。在4月的法庭聽證會上,OpenAI的高管Nick Turley在證詞中表示,如果Alphabet被反壟斷執法機構要求出售Chrome,OpenAI將有興趣進行收購。
除了剝離Chrome這一極端情況外,巴克萊銀行還提到了其他幾種更有可能實施的補救措施。例如,谷歌可能會被要求向競爭對手開放其搜索索引,允許他們進行授權使用,這可能導致Alphabet的每股收益下滑10%至15%,股價下跌5%至10%。另外,谷歌還可能被要求逐步終止其流量獲取合同,這將使Alphabet的每股收益減少10%至20%,股價同樣可能下跌5%至10%。
目前,谷歌反壟斷案的最終判決結果尚未揭曉,但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最終采取何種補救措施,都將對谷歌的未來發展和股價走勢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