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汽車制造商宣布,其輔助駕駛系統已成功實現高速公路ETC通行功能,這一進展標志著智能駕駛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部分車型已經向車主推送了這一功能,而另一些則仍處于內部測試階段。
對于車企而言,實現高速ETC通行功能至關重要。這是因為輔助駕駛的核心用戶體驗在于“連貫性”,即車輛能夠在各種場景下無縫切換,無需人為干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解決停車場和高速收費站這兩個通行障礙成為了關鍵。
然而,實現高速ETC通行并非易事。車輛必須能夠自主穿越收費站前后的無劃線廣場,并準確識別ETC通道。這不僅要求系統能夠在車道線缺失的情況下穩定地構建環境模型、規劃行駛路徑,還需要具備圖像和文字信息的識別能力。
在無劃線的廣場上,車輛眾多且環境復雜,系統還需要具備與其他車輛的交互和博弈能力。據測試,特斯拉在這一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它不僅能夠順利進入ETC或人工通道,還能在駕駛員選擇人工繳費時,自動避讓欄桿,等待抬桿后再通行。特斯拉對抬桿的響應速度極快,有時甚至讓駕駛員來不及拿到發票,車輛就已經駛離收費站。
盡管部分車型已經實現了這一功能,但大多數車企仍在等待時機,準備大規模推送更新。屆時,《超級開箱》將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橫向評測,以比較各車型在這一功能上的表現。
車企之所以致力于打通高速ETC,是因為這有助于將高速領航和城區領航功能連貫起來,減少人為駕駛的次數,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流暢、便捷的輔助駕駛體驗。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這一功能的加入無疑將提升智能駕駛的實用性和舒適度。
然而,也有消費者對此持保留意見。他們認為,雖然輔助駕駛技術不斷進步,但在復雜多變的路況下,仍需謹慎使用。因此,車企在推廣這一功能時,也應加強用戶教育和安全提示。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還將有更多創新功能涌現。例如,車輛將能夠自動識別并遵守交通規則、與其他車輛進行協同駕駛等。這些都將進一步提升智能駕駛的實用性和安全性。
對于消費者而言,選擇是否使用這一功能,還需根據個人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行判斷。但無論如何,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都將為未來的出行帶來更加便捷、舒適和安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