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日舉行的臺積電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魏哲家親自擔綱主持,并分享了臺積電在2024年的輝煌成就及對未來發展的展望。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在過去的一年里業績斐然,不僅營收和利潤再創新高,而且市場對先進邏輯和先進封測的需求強勁,推動了公司的快速增長。
據魏哲家介紹,臺積電在2024年的主要成就包括晶圓出貨量達到1,290萬片12英寸晶圓約當量,先進制程技術的銷售金額占比高達69%。公司還提供了288種不同的制程技術,為522個客戶生產了11,878種不同的產品。魏哲家強調,盡管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臺積電預計2025年將繼續穩健增長。
魏哲家指出,當前正處于AI賦能的時代,AI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從數據中心到個人電腦、智能手機、汽車乃至物聯網設備,都需要更強大的半導體硬件支持。他強調,臺積電正處于極佳的位置,能夠通過差異化技術應對5G、AR和HPC等產業大趨勢的成長。
在回應市場關于AI芯片供應可能過剩的疑慮時,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在AI產能的建置與規劃上特別謹慎,與主要客戶及其云端服務供應商進行了深入溝通,以確保決策基礎更加周延。他指出,綜合各方信息,AI的需求仍是供不應求。
對于匯率波動對臺積電營業利潤率的影響,魏哲家表示,新臺幣每升值1%,臺積電的營業利益率就會降低0.4%。盡管看似比例不高,但乘以龐大的營收基數后,影響仍然顯著。他強調,要想降低匯率帶來的影響,就需要努力保持技術世界第一的地位,賣出應有的價值。
在談到美國關稅政策對臺積電的影響時,魏哲家表示,關稅政策確實會對公司帶來一定影響,但并非直接影響。關稅由進口客戶支付,會抑制客戶需求,從而間接影響臺積電的業務。不過,隨著臺積電在美國建設新晶圓廠,產能陸續釋放,將大大緩解關稅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回應關于臺積電是否考慮在中東建廠的傳聞時,魏哲家明確表示不會。他指出,臺積電設廠的首要條件是有客戶在當地,并有客戶需求。而中東地區目前尚未形成半導體行業,也沒有客戶基礎,因此在他可預見的未來,臺積電不會在中東建廠。
魏哲家還回應了關于技術外泄的擔憂。他表示,臺積電的技術有各項保護措施,不會輕易被竊取。他強調,臺積電的技術是研發工程師和生產線工程師共同努力的結果,經過長時間研發和精進才得以實現。因此,臺積電有信心在全球各地設廠,并保持技術不泄露。
在股東大會上,魏哲家還談到了臺積電對員工的要求和承諾。他強調,臺積電選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對員工的要求首先是誠信正直,其次是創新和承諾。公司講求自動自發及生活快樂,這樣才有辦法在半導體產業繼續發展。
最后,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將繼續投資綠色能源,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他指出,臺積電已經盡力投資所有綠電供應商,并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綠電使用。這是臺積電一貫的政策,也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