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燃油車車主反映,他們的車輛在加速時感覺動力疲軟,同時油耗異常增加,漲幅甚至高達30%。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問題,許多車主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了加油站。然而,真相可能并非如此簡單。業內人士指出,問題很可能出在車輛安裝的顆粒捕捉器(GPF)上,這一被車企宣傳為“環保神器”的設備,如今卻成為了不少燃油車車主的煩惱之源。
據透露,車企在安裝GPF時,更多是基于成本考慮而非真正的技術創新。某知名國產車廠的工程師私下透露,相較于研發清潔高效的發動機,安裝GPF的成本要低得多,同時還能幫助車企獲得新能源積分補貼。這種“短平快”的環保手段,雖然短期內看似解決了排放問題,但實際上卻將技術難題轉嫁給了消費者,讓燃油車背負了“既不環保又不經濟”的惡名。
更令人擔憂的是,GPF的加裝還導致了二手車市場的貶值。數據顯示,裝有GPF的車型在二手市場上的貶值率普遍高于普通車型15%。許多潛在買家在了解到GPF可能帶來的麻煩后,紛紛選擇避開這些車型。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燃油車市場的困境。
GPF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暴露出了新的問題。為了通過年檢,一些車主不得不采取暴力拉高轉速的方式強行“再生”GPF,這一過程中瞬間排放的PM2.5濃度甚至超標50倍。原本旨在減少污染的環保設備,反而成了新的污染源,這無疑是對環保理念的一種諷刺。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業內專家呼吁,燃油車要想擺脫困境,就必須甩掉GPF這個“偽環保”的包袱。事實上,已經有車企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例如,豐田最新推出的2.4T發動機就采用了分層燃燒技術,在不加裝GPF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達到排放標準。這充分證明,通過技術創新才是解決環保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專家建議,車企應該將更多的研發經費投入到真正的技術創新上,而不是僅僅依靠加裝GPF這樣的“創可貼式”環保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