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潮流玩具市場的日益火爆,泡泡瑪特憑借其強大的IP矩陣和直營渠道策略,成功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追捧。在此背景下,眾多后來者也紛紛加入到這場資本盛宴中,試圖在這片藍海中分得一杯羹。
近日,手握“52Toys”品牌的北京樂自天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自天成”)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成為繼泡泡瑪特、布魯可之后,又一家沖擊港股市場的內地玩具廠商。然而,樂自天成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其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
招股書顯示,樂自天成目前面臨著較大的贖回壓力,這主要源于其多次融資中,投資方所獲得的附有優先權的股份。這些優先權包括清算優先權、反攤薄權以及贖回權,若樂自天成在2024年之前未能實現合資格IPO,投資者有權要求贖回股份,這無疑給公司的財務狀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樂自天成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盡管其擁有超過100個自有及授權IP,但其中授權IP的營收占比高達60%以上,高度依賴單一IP的模式使得公司命運與版權方深度綁定,存在一定的風險。相比之下,泡泡瑪特則通過與藝術家合作孵化的IP,形成了強大的IP矩陣,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在盈利能力方面,樂自天成也稍顯遜色。其毛利率遠低于泡泡瑪特和布魯可,這主要歸因于其對授權IP的依賴以及經銷模式的占比更大。經銷模式下,公司需要給予經銷商一定的折扣價,從而壓縮了利潤空間。
然而,樂自天成也有其獨特之處。近年來,海外市場成為了樂自天成的第二增長曲線,其海外市場營收復合增長率超過100%。樂自天成還計劃將融資額中的大部分用于拓展直營渠道,包括在中國內地和海外市場建立自營品牌店。盡管過去幾年中,樂自天成的線下直營門店擴張并不順利,但其仍在努力尋找合適的落地方案。
樂自天成的創始人陳威,是一位有著豐富創業經歷的70后。他從小愛好收藏手辦和模型等IP衍生品,并在大學畢業后開設了游戲機店,逐漸意識到IP衍生品市場的潛力。此后,他創辦了多家公司,涉獵廣泛,最終在2015年推出了52Toys品牌。陳威曾強調,他們不想做“第二個泡泡瑪特”,而是希望打造屬于自己的收藏玩具品牌。
然而,在IP玩具市場的下半場,誰能夠成為第二個泡泡瑪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擁有可持續的IP孵化能力、全鏈條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穿越周期的用戶粘性構建能力。樂自天成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仍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