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近期對其“百億補貼”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這一變動在商家群體及整個行業內引發了廣泛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原本由平臺與商家共同分擔的50%補貼成本,現在已轉變為商家需承擔70%至80%的比例。在某些特定活動中,商家甚至被要求全額承擔運費,并提供低于日常折扣的專屬供貨價格。
這一策略調整標志著京東外賣在追求流量增長與成本控制之間做出了新的權衡。隨著新政策的逐步落地實施,多個地區的商家已經開始感受到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
在新政下,商家參與“滿減”活動時,不僅需要承擔大部分的補貼費用,還需全額支付基礎運費,并向平臺提供特別優惠的供貨價格。盡管短期內,這些低價補貼策略確實為商家帶來了訂單量的激增,但長期而言,高比例的成本轉嫁卻讓不少商家擔憂其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
有商家表示,這樣的調整可能使得行業陷入一種不健康的“價格戰”循環之中,長期以往將對商家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此前,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已針對外賣行業的競爭問題,對主要平臺企業進行了行政指導約談,強調合法規范經營、公平有序競爭的重要性,旨在維護各方合法權益,推動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