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集團近日公布了其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該季度公司營收達到了957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然而,這一增長率卻為近期幾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公司的經營利潤為18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了38%。
這份財報公布后,市場反應強烈。據分析,拼多多的實際營收比市場預期低了約60億元,而利潤更是低于預期近90億元。受此影響,拼多多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暴跌超過20%,最終收盤時下跌接近14%。
拼多多業績承壓的背后,是其對商家的巨額扶持投入。財報顯示,本季度公司的營銷費用高達3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00億元。這一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主要源于拼多多今年推出的“千億扶持”戰略。該戰略在去年“百億減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通過降低費用、減少傭金等方式,直接回饋給商家。
自“千億扶持”計劃啟動以來,拼多多推出了多項措施來支持商家,反哺產業生態。然而,從盈利能力來看,本季度拼多多的毛利潤比市場預期低了50億元,廣告變現率也進一步下滑。業內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百億減免”政策的影響,平臺降低了商家的運營成本,從而影響了短期的收入表現。
面對市場的質疑和股價的波動,拼多多管理層在業績電話會上明確表示,將繼續加大對商家的扶持力度。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指出,雖然這些投入會計入費用,但實質上是對未來的長期投資。他強調,只有優先保障用戶和商家的利益,才能構建出更優質的平臺生態。與短期的業績表現相比,公司更注重的是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周期的企業內在價值。
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進一步闡述了公司的戰略考量。他指出,外部環境的變化給商家帶來了新的挑戰,平臺企業應在關鍵時刻發揮社會效能和責任擔當。因此,公司推出了“千億扶持”的新戰略,以堅定護航商家穿越周期。公司要求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全面投入這一新戰略,為商家提供更多確定性。
在具體執行層面,拼多多今年一季度成立了“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由趙佳臻親自掛帥,統籌各部門的資源。該委員會已經召開了首場商家座談會,并推出了常態化交流機制、違規經營預警功能等四大升級舉措。
“千億扶持”計劃涵蓋了供需兩側的全方位投入。在商家端,平臺繼續探索降傭措施,并將幫扶范圍從頭部和腰部商家擴展到中小商家。在消費端,平臺推出了“100億商家回饋計劃”,投入100億元消費券,通過多項專項活動對全品類商品進行超額補貼。
拼多多還進一步加大了對產業帶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公司的“新質供給”專項團隊深入涇縣宣紙、永康廚具、溫州女鞋等產業一線,對中小商家進行產品、技術、運營等全方位的扶持,以激發產業活力并推動轉型升級。
在農業領域,拼多多的“2025多多好特產”專項行動已經走進了江蘇連云港、福建寧德等多個農特產區,針對各地的特產推出了定制化方案,探索農貨上行的新模式。拼多多還支持了在云南大理古生村揭牌的“數商興農科技小院”,這是全國首個聚焦“數字商業+新農人培養”的科技小院。
業內分析認為,拼多多的這份財報反映了其在高質量發展戰略下的階段性取舍。雖然短期內巨額的商家扶持投入對財務表現造成了一定的拖累,但這種“讓利”策略有望在中長期內構建出更穩固的商家生態,為平臺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